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从目的论看肯·克西小说《飞越疯人院》汉译本中的归化与异化

关键词:翻译策略;归化;异化;目的论;《飞越疯人院》

  摘要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而翻译作为不可或缺的交流手段其重要性与日凸显。不论是文学翻译还是非文学文本翻译都需讲求翻译策略。翻译策略是指译者在处理源语与译语文化差异时所使用的翻译方法。说到翻译策略,最基本的有两种,即归化和异化。归化指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方法,即运用目的语文化易于接受的表达法,使译文更通俗易懂,更适合于目的语读者。异化指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翻译方法,即尽力再现原文的色彩以便更好地保留源语文化的异国情调。    这两种说法由来已久,且在中西方翻译史上有着长久的争论。通常情况下,人们倾向于把着两种翻译策略对立起来,主张采用其一而摒弃另一方。就研究现状来看,欧洲在翻译理论方面的研究开展的较为广泛和深入,在翻译策略规范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定的共识和规范。而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要相对滞后。归化和异化的应用是翻译界争论的焦点。   由于小说文学的翻译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局限性也给翻译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为了处理好源语文化与译入语文化的关系,需要在两种基本策略间作出选择。本文试图借用翻译目的论的理念来解读和探讨小说《飞越疯人院》汉译本是如何处理这两种翻译策略的。通过对其详细的文本分析,得出结论,归化与异化作为两种基本翻译策略,是两种相辅相成的翻译方法,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实用价值,过于强调其中一种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并且会降低译作的可读性。翻译过程中要在翻译目的的指导下选择翻译策略。在翻译像《飞越疯人院》这一类流行小说时应以读者为中心,在语言结构层面尽量使用归化,在文化层面尽量使用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