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766心理学综合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最早提出离差智商概念的是( )。

A. 比奈

B. 西蒙

C. 韦克斯勒

D. 卡特尔

【答案】C

【解析】韦克斯勒除了编制这一系列著名的智力测验之外,还提出了一个著名的概念“离差智商”。

2. 适用于两个变量均为二分称名变量的相关计算的是( )。

A. 点二列相关

B. 二列相关 C. 相关

D. 积差相关

【答案】C 【解析】相关适用于计算两个变量均为二分称名变量的相关;点二列相关适用于计算一个是正态连续变量另一个是真正的二分称名变量的相关;二列相关适用于计算两列变量都是正态等距变量,但其中一列变量被人为地分成两类的相关;积差相关适用于计算两个连续变量之间的相关。

3. 首先使用智力年龄概念的是( )量表。

A. 比内—西蒙

B. 韦克斯勒

C. 斯坦福—比内

D. 瑞文

【答案】A

,首先使用“智力年龄”表示测验成绩,【解析】1908年,比内修订了《比内一西蒙量表》

并建立常模。

4. 下列属于发展性常模的是( )。

A. 智龄

C. 离差智商

D.T 分数

【答案】A

【解析】把个体分数与一系列发展组的分数进行比较,看他的分数相当于哪一组,依据这种方法形成的常模称为发展性常模。常用的发展性常模有:智龄、年级当量、发展顺序量表、发展商数等。

5. 信度系数一般在0.90以上的测验类型是( )。

A. 人格测验

B. 兴趣测验

C. 态度量表

D. 成就测验

【答案】D

【解析】一般的能力测验和成就测验的信度系数都在0.90以上,有的可以达0.95; 而人格测验、兴趣、态度、价值观等测验的信度一般在或更高些。

6. 多质多法(MTMM )所考虑的测验效度类型是( )。

A. 内容效度

B. 构想效度

C. 同时效度

D. 预测效度

【答案】B

【解析】多质多法由Campbell 和fiske (1959)提出,他们通过对多质多法的相关矩阵的分析来判断不同测量方法的汇聚效度和不同心理特质之间的区分效度。

7. 由于老年期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 ),所以比率智商并不适合于年龄较大的被试者。

A. 不同步

B. 同步

C. 成比例

D. 成反比

【答案】D

【解析】由于个体智力增长是一个由快到慢再到停止的过程,而个体的年龄则是匀速增长的,因此,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不同步,比率智商不适合于年龄较大的被试。

8. 下列选项中,具有等距单位的常模参照分数是( )。

A. 发展顺序量表

C.T 分数

D. 百分等级

【答案】C

【解析】等距量表是较高水平的测量量表,不仅能够指代事物的类别、等级,而且具有相等的单位。适合于对等距量表进行统计分析的统计方法有平均数、标准差、积差相关系数以及t 检验和f 检验。

9. ( )就是施测常模样本被试后,将被试的原始分数按一定规则转换出来的导出分数。

A. 真分数

B. 常模分数

C. 参照点

D. 百分等极

【答案】B

【解析】导出分数指由无意义的原始分数转换而来的有意义分数。常模分数是导出分数的一种。

10.心理测验实质上是对( )进行客观和标准化测量的系统程序( )。

A. 特质

B. 心理疾病

C. 行为样本

D. 生理疾病

【答案】C

【解析】心理测验是指通过观察人的少数代表性行为,对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11.标准参照测验中,检验题目内容与测验内容范围要求的一致性,一般采用( )的方法。

A. 专家评定

B. 回归法

C. 计算鉴别指数

D. 相关法

【答案】A

【解析】标准化测验中,首先要对构成测验的每一个题目是否合适以及有效进行分析,即检验题目与测验内容范围所要求的内容与目标的一致性。这一过程由于一般缺乏客观的统计分析手段,通常采用专家评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