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大学政治学原理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治社会化
【答案】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从事政治实践的过程,是人们成长为政治人的过程,是人们认识政治和政治文化的传习过程的统一,是人们主客观相互作用和不同政治社会化阶段相互作用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媒介主要有:家庭、学校、特定的政治符号、政治实践。
政治文化是指政治关系的心理的和精神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对于政治的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
政治文化是作为一种观念形式而存在的,它是社会政治意识形态,是社会政治关系作用于大脑的产物,因此,特定政治文化的性质是由特定政治关系决定的。
政治文化一般由政治心理、政治思想两个层次构成:
①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感性部分;
②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深层和理性部分;
③政治文化通过政治社会化过程得以传习,因此,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
2. 政治思想
【答案】政治思想是指社会成员在政治思考中所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它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政治活动、政治现象以及隐藏在其后的各种政治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自觉和系统的反映,是政治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其主要内容包括:
①政治思想的主体是现实社会的各个成员;
②政治思想是人类对政治问题的理性思考,是人们认识现实并同现实密切结合的手段;
③政治思想是客观政治现实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④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政治心理相比较,它是一种显象的政治文化,即它借助于语言、文字等可感觉的物质形式表现出来:
⑤政治思想是一种观念体系,它包括一系列的政治认识、政治判断和政治推理。
3. 分权制衡原则
【答案】分权制衡原则是资本主义国家机构的设置原则。分权制衡原则有两层基本内容:
①按不同的功能把政治权力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最早提出分权学说的资产阶级政治学家洛克把权力划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联盟权,后来的法国启蒙思想家盂德斯坞把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进一步把政治权力划分为立法、行政、司法、监察
和考试权。
②不同功能的权力之间形成相互制约关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提出过权力制约的思想,后来孟德斯鸡进一步提出了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的资本主义民主原则。最早正式采用三权制衡原则的是在美国独立战争后制定的宪法中。
分权制衡原则在国家机构设置上的贯彻,常常体现为按不同的功能权力设置不同的权力机关,如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司法机构等,同时这些机构之间具有相互监督、相互否决的权力,从而形成相互制约。
4. 多党合作制
【答案】多党合作制是指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政党以与其他政党的合作作为实施领导的重要方式的制度。多党合作制的典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特点在于:
①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除了中国共产党之外,还存在着其他八个政党;
②中国共产党享有公认的领导地位,是执政党,而其他政党是参政党;
③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是协商合作、相互监督的关系。
5. 政治文化结构
【答案】政治文化结构主要由政治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政治心理这三大层次有机组合而成: ①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的表层和感性部分,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动机、政治态度; ②政治思想是政治文化的深层和理性部分,包括政治理想、政治信仰、政治理论;
③政治价值规则是政治心理与政治思想相互作用并在人的认知系统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观念取向,构成了政治文化的核心部分。
6. 政治发展
【答案】政治发展是与经济发展相伴相生的概念。在现代政治学中,政治发展既可以用来指某种过程,又可以用来分析作为政治变迁的结果。作为过程,政治发展是指政治目标的运动或政治运动的方向。人们总是从积极的方面来评价政治发展的目标,尽管政治发展中有暂时的逆转。作为结果,政治发展是一个复合概念,即政治发展包括若干不同的成分,而其中的不同成分义是相互关联的。政治发展的目标是多方面的,政治现代化是一个重要方面。政治现代化既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又是一个相对静止的概念。作为一个动态的概念,政治革命和政治改革是其两个重要的方面。政治民主既是政治发展的目标,又是政治发展的手段。人权是政治发展的终极目标。不管是政治现代化,还是政治民主化,都是为了促进人类的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和文化权利的提高。
二、简答题
7. 简述集团政治在西方社会产生与发展的背景和原因。
【答案】集团政治在西方产生和发展的背景和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世纪转折时期的社会变化是利益集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社会背景。
在转型社会中,人们赖以生存的旧的社会组织已经解体,即所谓“社会解组”了,但是新的社会组织还没有建立起来。这时,人们就不仅失去了情感方面的依托,甚至部分丧失了基本生活保障。社会要维系和发展下去,就必须提供新的组织形式,也即所谓“社会重组”。在此意义上,组织形式、组织规模、活动方式等等灵活多样的利益集团的大规模出现,满足了人们寻求新的社会组织形式的需要这成了利益集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的社会背景。
(2)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也从一个特定的角度说明了利益集团的产生和发展。
转型期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就已经意味着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20世纪以来,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界限随着阶级内部的阶层分化和阶级之外的社会利益群体的出现而有所淡化,某些在过去非常明显的社会界限被集团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所覆盖。但是,他们的利益需求同样具有明确的政治性质,也同样形成了与社会发展新阶段相适应的集团性的政治结构。
(3)利益集团的出现是权力制约的需要。国家权力的膨胀需要一种社会生的制约。国家权力的膨胀需要一种社会性的制约。利益集团作为“居间职业团体”,其实质是一种平衡日益扩张的国家权力的社会性因素。利益集团的出现的确成了一种对公共权力的制约力量,是要以团体的力量去向国家争取更多的资源。在此意义上,国家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更深入的介入成了利益集团产生和发展的推动力。政府职能的不断扩大和政府支出的增加,刺激了各种利益群体通过组织行为来保护或争取自身权益。
(4)西方民主制度的不断完善,为利益集团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契机。
利益集团存在的合法性来自于西方民主制度的认可,其活动本身来自于西方民卞制度本身的弹性空间。
(5)利益集团的产生和发展在欧美的每一个国家都有其具体的过程、背景和独特的原因。要弄清一个国家具体的利益集团产生、发展和组织活动的情况还要深入到一个国家的内部去进行更深入的考察。
8. 简要分析政治社会化的特点。
【答案】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政治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政治知识、政治价值、政治信念及政治行为模式的获得受着多种因素的交互影响。作为人们认识政治现象、学习政治知识的过程,政治社会化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从事政治实践的过程
政治认识的过程首先是政治实践的过程。政治社会化的实践性主要表现在:
①人们总是在特定的社会政治条件下认识和把握政治现象的,这种社会政治条件存在于具体的社会形态和社会发展阶段中,这就规定了人们的政治社会化过程具有特定的社会政治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