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福建农林大学旅游学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概念解释

1. 旅游零售商

【答案】旅游零售商是指那些主营零售代理业务的旅行社,以旅行代理商为其中的典型代表,还有很多其他有此类零售代理业务的服务商。

(1)从市场营销角度看,旅行代理商作为代理经纪人,其角色是代表旅游消费者购买旅游批发经营商以及其他旅游供应商的产品。

(2)从法律角度看,旅行代理商则是旅游供应商的代理人,服务于有关的旅游供应商。旅行代理商所扮演的角色是在某一特定地域内代表委托方的有关旅游供应企业向旅游消费者销售其产品。

(3)旅行代理商凭借自己的这些专业知识和运作能力,不仅能够为客户在安排旅行旅游活动方面节省时间,还能够为客户节省费用。在开展经营方面,旅行代理商的具体业务主要包括:咨询服务、代客预订、代理服务、信息反馈。

2. 旅游业

【答案】(1)旅游业就是以旅游消费者为服务对象,为其旅游活动的开展创造便利条件并提供其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旅游业的概念性定义的特征:

①这一定义是一个需求取向的定义,而非供给取向的定义;

②界定标准是基于相同的服务对象,而非基于相同的业务或产品。

(2)旅游业作为一项产业,实为客观的存在。旅游业的特点是旅游业不像传统产业那样边界分明,旅游业产品的提供以及旅游业产出的构成涉及多种传统产业的情况。旅游企业在涉及旅游业务方面的共同点是其顾客都是旅游者,其业务的开展都是通过各自产品和服务的提供去满足同一市场即旅游消费者的需要。

3. 可进入性

【答案】可进入性是指旅游资源所在地同外界(特别是同主要客源市场地区)的交通联系以及该地内部交通条件的通畅和便利程度。便利的交通条件对于一个地区旅游开发的成功无疑至关重要。即使旅游资源自身的品质再好,品位再高,如果该地的交通运输问题得不到解决,其作为旅游吸引物和旅游对象物的市场价值也将难以实现。

二、简述题

4. 简述划分旅游市场的常用标准。

【答案】可用于对旅游市场进行划分的依据很多。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和经营实践,这些依据基本上可归纳为四大类,即:地理因素、旅游消费者特征、需求或购买行为特点以及旅游消费

者的心理特点。对旅游实业界最为常见的市场细分方法作如下介绍:

(1)依据地理因素对旅游市场进行划分

用作旅游市场划分依据的地理因素有若干不同的表现形式。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企业常常会以旅游客源产生的地理区域或行政区域这类地理因素为依据,对整体旅游市场进行划分。

①就国际旅游客源市场的划分而言,用作市场划分依据的这类地理因素可以是洲别、世界大区,也可以是国别或地区等等。

②就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划分而言,用作市场划分依据的这类地理因素通常是地区、省(州)、市等行政区域。

对于旅游目的地国家或地区来说,通过对客源市场作这类划分,不仅有助于了解来访旅游客源的分布状况,而且还会促使营销者进一步分析和发现为什么某终国家或地区产生旅游者较多,而另‘此国家或地区产生旅游者较少的原因,从而为制定自己的旅游营销战略和旅游营销决策提供必要的基础信息。

(2)依据旅游消费者的某些特征对旅游市场进行划分

①来访游客的人日学特征,即有关的人日统计因素,如年龄、性别等。

②游客前来访问的目的,如消遣旅游市场、商务旅游市场等。

③游客来访的旅行方式,如航空来访者市场、游船来访者市场等。

④来访游客的活动形式,如团体旅游市场、散客旅游市场等。

当站在旅游目的地的立场去划分旅游市场时,通常多是以地理因素为依据。对于微观层次上的旅游企业来说,则更宜依据旅游消费者的某些技术特征对客源市场进行细分。

5. 在推动发展旅游业和招商引资方面,政府有可能采取的投资鼓励政策通常包括哪些?

【答案】为了鼓励发展旅游业、协调旅游业发展的地区布局、以及为了消除旅游供给中的某些“瓶颈”问题,很多目的地政府都对有关开发项目的投资者实行投资鼓励政策。这些鼓励政策大致可分为三类:

(1)与减小项目投资额有关的优惠政策。这方面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提供投资补贴、低息贷款、无息贷款、延长还贷期、提供基础设施、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提供建设用地、对开发项目所需进口的建材实行减免关税,等等。

(2)与减小项目经营成本有关的优惠政策。这方面的优惠政策主要包括:一定时期内实行减免纳税(例如开业5年内实行免税,第6-10年实行减税)、提供员工培训补贴、对营业所需的进口物资实行减免关税、提供特别折旧免税,等等。

(3)投资者的资本、利润、利息可自由汇出境外,帮助提供贷款担保,保证提供投资咨询服务,等等。

三、论述题

6. 试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旅游活动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原因。认识这些原因的意义何在?

【答案】(1)二战后旅游活动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原因:

①世界人口的增加

人口基数的扩人成为战后旅游需求规模迅速增长的客观基础。

②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增加

战后几乎所有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都明显高于战前。世界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使得很多国家中居民的家庭平均收入迅速增加,人们收入的增加和支付能力的提高对旅游活动的迅速恢复和普及无疑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刺激作用。

③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

二战之后,特别是在发达的下业化国家中,传统的旅行方式逐渐为汽车和飞机所代替。拥有私家车的家庭比例不断增大,公共汽车的运营网络也不断扩展和完善,从而使得汽车成为陆路旅行的主要交通工具。节能技术的进步和航空公司间的竞争使得机票价格的降低成为可能,从而使得航空旅行成为人们最重要的远距离旅行方式。所有这些发展都刺激了人们对外出旅游的需求。

④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和带薪休假制度二战后,随着科技发展所带来的生产技术进步,很多行业中的生产自动化程度都在不断提高。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带薪假期的出现和增加成为可能。这一变化使人们享有了较多的休闲时间,作为休闲活动重要形式之一的外出旅游和度假也因此有了时间上的保证,从而形成了对旅游需求的又一刺激,不仅使出游人数大为增加,并且使出游距离和停留时间的延长成为可能。

⑤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二战后,世界各地的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城市绝大多数劳动者都在从事单调乏味的重复性工作,由此带来的身心紧张使人们向往能有机会逃避城市的喧嚣,向往有机会重返没有工业污染的大自然,向往能够给人带来新鲜感受的异域环境。这一情况成为促使战后旅游需求迅速增长的重要社会心理原因之一。

⑥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通讯技术的进步

二战后,随着各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加之通讯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影响,人们对异国他乡事物的了解增多,并因此发生兴趣。好奇心的增加增强了人们的求知欲,加深了人们希望有机会能够亲历观察和体验异乡事物的愿望。

⑦除以上述的推动性因素的作用之外,旅游目的地方面的很多因素对于二战后旅游需求的迅速增长也起了相当大的拉动作用。其中较为突出的拉动性因素有:

a. 很多旅游目的地政府在发展旅游业和便利旅游者来访方面所采取的支持态度和鼓励措施; b. 很多旅游目的地在景点开发和旅游设施建设方面所作的努力和投入;

c. 有组织的团体包价旅游的推出和推广。

(2)认识原因的意义

关于战后现代旅游活动迅速兴起的原因分析再一次证明,作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衍生结果,旅游活动能够得以增长的基础在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基本规律对于全球旅游活动的发生与发展来说是如此,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需求的发育和成长来说同样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