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北大学艺术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清初四王
【答案】清初四王,又称“江左四王”,是清初画家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祈的合称。他们在艺术思想上的共同特点是仿古,把宋元名家的笔法视为最高标准。“四王”以山水画为主,绘画具有“中和”之美,能使人消除偏激浮躁之气,涵养一颗平和仁爱之心。王时敏(1592~1680),字逊之,“四王”之首。工诗文书画,尤擅画山水,笔墨苍润松秀,而丘壑少变化。他开创了山水画的“娄东派”,代表作品有《西田集》、《西庐画跋》、《浮岚暖翚图》等。王鉴(1598~1677),字元照,王世贞孙,其画善用中锋尖笔,披麻间解索皴画山石,皴法细密,墨色浓润清逸。亦能画青绿山水,烘染得法,研丽融洽,意趣简淡。代表作品有《梦境图》、《秋林山色图》、《秋山图》等。王翚(1632~1717),字石谷,其山水画虽以临古入手,但并非专摹一家,比较注重写生。他贯通诸家,以南宋笔墨,运北宋丘壑,创造出秀润多姿的风格和面貌。王原祁(1642~1715)字茂京,王时敏之孙,代表作有《烟浮远岫图》等。
2. 野兽主义艺术
【答案】野兽主义艺术是20世纪初产生于法国的一个美术流派,是西方现代艺术中最早的一个派别,代表人物是马蒂斯。野兽主义追求强烈的主观表现,注意吸收东方和非洲艺术的表现手法,采用单纯强烈的色和粗犷造型创造一种有别于西方古典绘画的新样式。野兽主义强调绘画主题的抽象化表现,主张树立新的绘画准则。
3. 有意味的形式
【答案】“有意味的形式”是英国艺术批评家克利夫·贝尔提出的对艺术本质理解的表述。贝尔通过“后印象主义”的绘画,发现了线条、色彩的构成关系与排列组合在绘画作品中具有的独立价值和意义,他把这些构成方式和排列组合视为“有意味的形式”。贝尔的理论细加推敲不难发现其循环论证的毛病,但是它直接为塞尚以来的现代主义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现代主义艺术的发展,在美学上影响深远。
4. 艺术鉴赏
【答案】艺术鉴赏是一种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力求获得多元审美价值的积极能动的欣赏和再创造活动。艺术鉴赏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艺术鉴赏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严格来说,没有艺术鉴赏,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作,而艺术鉴赏又是其他一切艺术接受方式如艺术批评、艺术史研究的基础。
5. 妙悟
【答案】妙悟是文艺美学术语。“妙”、“悟”早见于六朝文献,为当时玄学、佛家常用词汇。佛教用语时意为从迷惘状态中解脱开来,以直觉感知本体的心理过程与境界。后泛指对某一事物本质的直观领悟,或对于某一艺术意境深邃内蕴的透彻理解和评味。故严羽说:“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
6. 文如其人
【答案】文如其人是指艺术家的人格境界决定其艺术作品的格调。西汉美学家杨雄指出:“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身化形,君子小人见矣”即言为心声,书为心画。艺术家的人格境界决定他的艺术作品的格调,是从艺术家的身上寻找艺术风格形成原因的一种观点。
7. 完形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
【答案】完形心理学又称“格式塔心理学”,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1912年诞生于德国,其代表人物是韦特海默、科夫卡和克勒。阿思海姆等学者的艺术心理学研究与格式塔心理学理论密切关联。格式塔心理学采取了胡塞尔的现象学观点,主张心理学是研究现象的经验,也就是非心非物的中立经验。在观察现象的经验时要保持现象的本来面目,不能将它分析为感觉元素,并认为现象的经验是整体的或完形的(格式塔),所以称“格式塔心理学”。简言之,完形心理学认为整体先于部分,部分之和不等于整体。该心理学派后来在美国得到进一步发展。
8. 古典主义音乐
【答案】古典主义音乐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一是指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形成于维也纳的一种乐派,即“维也纳古典乐派”; 二是泛指17、18、19三个世纪的音乐创作,其中包括古典时期以前的巴洛克音乐、罗可可音乐和古典时期以后的浪漫派音乐,也包括维也纳古典乐派的音乐。
二、简答题
9. 试论艺术作品形式的意义。
【答案】艺术作品形式由内在的结构和外显的艺术语言构成,其意义具体表现为:
(1)艺术形式表现艺术作品内容
艺术形式能够表现艺术作品内容,并随着艺术作品内容的发展而发展。一般说来,艺术形式由艺术作品内容决定,艺术形式表现艺术作品内容,并随着艺术作品内容的发展而发展。
(2)艺术形式可以反作用于艺术作品内容
艺术形式既可以有助于艺术作品内容的完美展示,也可以阻碍艺术作品内容的充分表现,影响艺术社会功用的有效发挥。艺术家根据艺术作品内容发展变化的需要,批判地继承改造旧的艺术形式,创立与新的艺术作品内容相适应的新形式,从而创造出具有鲜明时代精神和富于形式美的优秀艺术作品。
总之,艺术形式在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人类审美活动中,具有特殊的、本体存在的意义。审美感受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关于形式的感受、组合、构建的创造性活动,内容及精神意味的传达始终是伴随着艺术家和审美者对形式的构建活动来进行的,没有形式以及艺术家对形式的创造性掌握,就没有审美活动,或者其符号的建构是非审美的。
10.简述西方现代哲学与西方现代派艺术的关系。
【答案】(1)二者的含义
西方现代哲学是19世纪中叶以来众多的欧美哲学思潮和流派的总称。
西方现代派艺术是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等数量繁多的西方艺术流派的总称。
(2)二者的关系
西方现代哲学与西方现代派艺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其辩证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
①西方现代哲学是现代派艺术产生的思想根源
西方现代派艺术的思想根源出自于各种现代主义的哲学思潮,尤其是以克罗齐“直觉说”为代表的表现主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等。西方现代哲学为西方现代派艺术从美学思想到创作方法上均提供了理论根据,对现代派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②西方现代派艺术影响和宣传西方现代哲学
西方现代派艺术用艺术的方式宣传了西方现代哲学各流派的思想,其由于拥有众多的读者和观众,反过来扩大和深化了西方现代哲学的影响。
11.艺术家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 为什么要强调艺术工作者必须要有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
【答案】(1)艺术家与社会的关系
①社会生活对艺术家的影响
a. 家庭环境、社会制度渗透下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影响
任何一个艺术家都是在一定的家庭、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一定的民族文化以及一定的世界潮流与时代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与熏陶下逐渐成长起来的,因此每个艺术家的生活内容、思想感情、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等无不打上这些方面的印记。
b. 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的熏陶和影响
民族文化和民族性格对艺术家的熏陶和影响是非常明显、深刻、普遍的。因为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社会习俗以及政治文化的各个方面无不打上了民族文化、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烙印,世界各民族的文艺作品具有各自不同的民族特征(包括艺术心理和艺术形式诸特征)正说明了这一点。其中特别是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是经历了千百年的民族生活习惯、思想信仰和表现形式的积淀,才最终形成稳定的民族精神力量和习惯力量,凝集成不可用强力摧毁的具有民族特性的民族魂。
c. 世界潮流和时代精神的深刻影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