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病理学(医学高级)题库>诊断学基础题库

问题:

[单选] 嗜多色性红细胞最常见于()。

A . 缺铁性贫血
B . 巨幼细胞贫血
C . 白血病
D . 铁粒幼细胞贫血
E . 溶血性贫血

可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是()。 脾功能亢进。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急性心肌梗死。 大面积烧伤。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粒细胞缺乏症是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 4.0×109/L。 2.0×109/L。 1.5×109/L。 1.0×109/L。 0.5×109/L。 患者,男性,52岁。有慢性乙型肝炎病20余年,近半年感觉恶心,食欲不振,乏力伴肝区疼痛,消瘦约5kg。体检:巩膜轻度黄染,胸部蜘蛛痣一个,肝肋下约2cm,剑突下4cm,质硬,边缘钝,脾肋下2cm,上腹部可听到血管杂音。ALT120U/L,AST250U/L,AKP65U/L,T-Bili32μmol/L,D-BiLi17μmol/L,A18g/L,G25g/L,Hb100g/L,WBC3.7×109/L,PLT90×109/L。患者首先应进行哪些检查()。 A.肝B超。 肝CT。 肝MRI。 AFP。 放射性核素肝显像。 肝穿刺活检。 剖腹探查。 外周血涂片中可见有核红细胞,除了()。 新生儿。 白血病。 溶血性贫血。 正常成人。 骨髓纤维化。 骨髓纤维化患者外周血涂片中常见的红细胞形态异常是()。 泪滴形细胞。 棘细胞。 靶细胞。 口形细胞。 球形细胞。 嗜多色性红细胞最常见于()。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