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627政治学原理考研导师圈定必考题汇编及答案

  摘要

一、简答题

1. 议会的权力有哪些?

【答案】议会的权力主要包括:

(1)制定、修改、废止法律。议会不仅具有制定、修改、废止国家根本大法一一宪法的权力,而且具有制定、修改、废止各项具体法律的权力。在有些国家,法律的解释权也归议会所有。不过,在有些联邦共和国,各加盟共和国或州的命法机关在不违背联邦根本法的前提下享有制定、修改、废止自己法律的权力。

(2)审查和通过国家财政预算、决算,并监督其实施。行政机关提出的国家财政预算、赋税、公债、专门拨款等等必须经议会审定,其实施情况须向议会报告。

(3)组织或监督政府。议会可以组织政府,或对政府的政策和成员行为进行监督,其主要方式是质询、审议、解散政府或弹幼、罢免政府成员。

(4)其他有关国家大政方针的决定,如批准对外宣战等。

2. 简述中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答案】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深入发展,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保持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键在于深化改革; 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否则任何好的规划、方案都将难以实现。

改革、发展、稳定要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

3. 政党制度的基本类型。

【答案】政党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可以分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1)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类型:

①两党制:是指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中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或赢得总统选举胜利,而轮流执掌政权的一种政党制度。两党制不是这个国家内只存在两个政党,而是在众多的政党中,有两个大党居于垄断性的地位。“轮流执政”,是指两个政党按一定的任期,以规则的任期不规则地交替执掌国家行政机关。

②多党制:是指在一个国家中,多党并立,各党单独或联合竞选和执政的政党制度。在多党制国家,

在选举中获得议会多数席位的党单独或联合执政,未参加政府的政党成为在野党,起监督和牵制执政党的作用。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是党派林立的内在原因。比例代表制是多党制形成的主要制度条件。

③一党制:一党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权完全掌控在单一的一个政党手中,法律上和事实上不允许其他政党存在或与之争夺政权。一党制的要害,不是一党执政,二是全国只有一个合法政党。

(2)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类型:

①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

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是指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无产阶级政党以与其他政党的合作作为实施领导的重要方式的制度。这方面的典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②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党制

无产阶级政党是唯一合法存在的政党并执掌国家权力。这种政党制度的典型代表是1989年以前的苏联。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制的主要特点是:无产阶级政党是唯一合法的政党; 人民内部的各种利益关系通过无产阶级政党对于各种社会团体的领导来协调解决; 无产阶级政党代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单独执掌国家政权,并由自己的党员担任政府领导职务。

4. 总统制和内阁制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案】(1)总统制

①在总统制国家,行政权力集于总统一身,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国家行政机关首脑。

②总统制的优点:尽管对总统及其领导的行政部门存在很多约束,但总统仍旧是行政制度中的核心人物。总统是国家元首、执政党的领袖。总统是最高立法者、行政首脑以及国防和外交政策的首脑。

③总统制的缺点:总统的权力不断扩大,对三权制衡局面构成威胁。

a. 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使行政权力集中于总统; 宪法对总统的权力未作具体明确规定,为总统扩大权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b. 政府功能扩大,形成了庞大的政府系统,作为行政首长的总统,其权力自然随之扩大。 c. 超级大国的地位加强和扩大了总统在外交和军事方面的权力。

d. 某些强有力的总统在战争时期或经济危机时期加强了总统的权力。

(2)内阁制

①发源于英国,并成了当今西方世界的主要政府制度。内阁是内阁制国家政治制度的核心,其主要特点是行政部门与立法部门相结合,立法与行政权力都集中在内阁手中。首相是内阁的首席大臣,内阁的一切重要活动,都由首相决定。

②内阁制的优点:

a. 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通力合作,保证了政府活动的敏捷、迅速和有效。

b. 议会和选民都可以监督政府。

c. 遇有紧急情况时,内阁可以实行应急政策。

③内阁制的缺点:议会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不如总统制国家议会那么有力。

5. 政治思想有什么作用?

【答案】政治思想是指社会成员在政治思考中所形成的观点、想法和见解的总称,它是人们对社会生活中各种政治活动、政治现象以及隐藏在其后的各种政治关系及其矛盾运动的自觉和系统的反映,是政治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政治思想的作用主要是:

(1)反映特定的政治利益,并论证其政治合理性

①政治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政治利益的产生和发展,政治思想正是这种利益要求发生和发展的思想理论反映,它从属于一定的政治利益主体;

②政治思想以其精致的形式,论证了其从属的利益主体的政治合理性和正当性,因此,它又服务于这一利益主体。

(2)维护或破坏特定的政治统治

政治思想以特定政治力量为自己的物质武器,占统治地位的政治思想是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它维护着统治阶级的统治,论证其合法性和合理性,控制被统治阶级的思想和心灵,从而维护着既有政治秩序。

(3)对人们认识政治现实起着重要的作用

①政治思想为人们提供政治认识的必要知识。政治思想包含了对政治生活各个方面的不同部分、不同层次的研究,这些研究为人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政治知识。

②政治思想为人们提供政治分析的方法。

(4)统领着人们的政治意识

政治思想是一种自觉的理性的和高水平的思维活动,它在人们的各种政治意识形态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起着统领的作用。

6. 政治文化发展的因素。

【答案】一个政治共同体的政治文化及其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1)就内部因素而言,经济、文化与宗教传统等都是需要加以考量的重要力面。正如马克思很早以前就指出的,人们的谋生方式(生产方式)深刻地影响他们的政府的形式,这是从静态方面说; 从动态方面来看,当一个国家从农业社会进化到工业社会,发展出一套复杂的工业体系的时候,它的文化与政治就需要相应的改变。因此,经济生产方式与经济发展水平对一个政治共同体政治文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文化与宗教也影响着共同体成员的政治态度。儒家文化熏陶下的人们的政治态度就不同于西方基督教精神熏陶下的人们的政治态度。一个政治共同体的历史与传统,包括各种风俗、惯例等等也都影响着共同体成员的现时的政治态度和表现。

(2)从外部因素来说,主要是外来政治文化因素的进入,也是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或者说客位文化对主位文化的实际影响和作用力一式,视本土文化或者说主位文化的不同性质而有所不同。费正清、赖肖尔和克雷格在对中国和日本作了比较后提出,同样面临两方强势文化的冲击和挑战,“中国文明的全面内聚力和结构上的稳定,从根本上阻止了它对西方威胁迅速作出反应”。而与此相反,口本人倾向于靠谋求具体目标的办法来作出反应。费正清、赖肖尔和克雷格称明治时代的日本领导人为“实用主义者和功利主义者,准备采用任何看上去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