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704政治学原理之政治学原理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发展。

【答案】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发展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由此,资本主义政治学说的发展也可分为两个阶段:

(1)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政治学说

从14世纪开始,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中萌芽和发展,市民阶级迅速兴起和壮大。14世纪开始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及15-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的产生。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是马基雅弗利和博丹,他们从人出发而不是从神出发论述政治问题,以政治权力而不是以道德伦理价值为政治研究的核心取向,创立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主权理论。

至17, 18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西方政治学获得了全面繁荣。著名政治思想家如格劳秀斯、霍布斯、伏尔泰、孟德斯鸡、潘恩和汉密尔顿等纷纷著书立说。他们从理性的人性论出发创造了自然法学说,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论,正义、平等、自由、民主理论。这一时期的政治学说主要是围绕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展开。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已基本完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资产阶级面临的主要政治任务变成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利益。因此,西方政治学的主题从倡导和阐发资产阶级的民主价值转向论述和分析资产阶级个人利益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关系、资产阶级利益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了以边沁、穆靳为代表的功利主义、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和以孔德、斯宾塞为代表的社会实证主义政治学说。这些学说标志着资产阶级由革命转向保守,标志着西方政治学逐渐趋向维护资产阶级的政治秩序。

(2)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政治学说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社会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因此,对于国家政权和政治生活的研究,成为垄断资本维护统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19世纪80年代,政治学获得独立的学科地位,西方政治学发展进入了现代时期。

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西方政治学大体上向着两个方向发展:

①政治理论方向。这个方向上的政治学基本是17, 18, 19世纪以来西方政治思想的延续和发展,不过也有新的发展,出现了众多的学术思想派别,研究方法也朝着多样化力一向发展。但是由于西方现代政治理论主要限于关于政治哲学问题的思考,且具有很大程度的唯心主义色彩,因此出现了理论地位下降,理论发展衰微的现象。

②行为主义方向。行为主义政治学肇始于19世纪30-40年代孔德和斯宾塞的实证主义哲学和方法论。经过发展,实证主义与逻辑实证主义,成为政治学科学主义的哲学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行为主义政治学在美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并逐步成为20世纪70年代以前西方政治学的主流。行为主义政治学本质上是政治学研究对象和方法的革新。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方政治学虽然仍然按照实证的政治学和规范的政治学两个方向继续发展,但是,却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状况:

①在实证政治学和规范政治学范围内,都出现了新的范式和新的思想流派。就实证政治学而言,行为主义逐步擅变为后行为主义。同时,在行为主义研究范式之外,以微观经济学为方法论基础,以公共选择为主题的政治经济范式逐步取得重要地位,成为正式的理性行为研究模式。就规范政治学而言,逐步发展出生态主义、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现代基督教主义、新组合主义等政治学说。

②政治学研究方法论立场多样化,呈现出科学主义和反科学主义、客观主义和反客观主义并存的状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进步一一折中主义和整合主义方法论主张,即认为不存在任何单一的科学范式,多样性是政治学科进步的本质而不是其障碍。

③政治分析途径呈现多样和相互融合的特点,如原有的制度研究被赋予新的特点和内涵,形成新制度主义分析途径。同时,政治学的分析途径和方法相互渗透和结合,如行为主义的实证研究逐渐向后行为主义政治学擅变,出现了与政治理论研究汇合的趋向,并主张放弃价值中方,同归现实政治,进行政策分析。而政治哲学和理论正在逐步向着运用经验证据的方向发展,其中的许多内容来自于政治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学科的研究,如新制度主义研究中大都采用公共选择和理性分析的范式等。

2. 如何理解政党和政党体制的基本内涵? 政党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有哪些?

【答案】(1)政党和政党体制的基本内涵:

①政党的基本内涵

政党是代表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根本利益,由其中一部分最积极的分子所组成,具有共同的政治纲领和理论主张,采取共同的行动,为参与、取得和维护政权而组成的政治组织。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政党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a. 政党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政党是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 b. 政党由阶级、阶层或某些重要的社会集团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部分人所组成;

c. 政党是有组织、有纪律的组织。政党要发挥集团的组织者和领导者的作用,就必须建立自己的组织体系,通过组织系统将本党的力量集中起来,共同行动,以实现本党的奋斗目标;

d. 政党有自己的政治纲领。政治纲领即政见,它规定了政党的基本政治目标,拥有政治纲领,是政党区别于其他社会团体的重要标志之一;

e. 政党与政权密不可分。掌握政权是政党的主要目标这是政党区别于任何其他社会组织的又一个

显著特征。

政党上述五个方面的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不同政治制度下的政党虽然具有不同的侧重和表现形式,但都具备这些基本的特征。正是这些特征构成了政党与其他社会政治组织的根本区别。

②政党制度的基本内涵:

政党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政党制度具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是:

a. 政党制度是按照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而设立的,其最大原则是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和利益实现,因此,统治阶级可以根据自己利益和统治需要而随时改变政党制度;

b. 政党制度可以是成文法规定的,也可以是宪法惯例规定的。政府制度一般具有法律明确、具体和特定的规定,而政党制度可以在宪法中作原则性规定,也可能按照宪法惯例而形成,并无明确的法律规定;

c. 政党制度不仅规定着政党本身的地位、作用和活动方式,而且深刻地影响着国家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和社会成员的政治活动方式。

(2)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政党是阶级利益冲突发展到近代的产物,作为阶级利益的代表者和阶级力量的领导者,政党在当代政治生活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

①凝聚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

任何阶级都有自己特定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可是,当一个阶级以自在状态存在着时,这些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往往是分散的、肤浅的和多变的。而政党则以自己的理论纲领和方针政策使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理论化、集中化、政治化、深刻化、明确化,从而有效地凝聚着本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

②集合和发展阶级政治力量

政党是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可是,阶级利益的实现并非仅靠政党自身可以完成的,因此,任何政党必须最大限度地壮大自己的政治力量。

③影响和领导社会政治生活

在现代国家中,任何政治活动都是特定阶级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意志的实践过程,作为阶级组织的政党,必然要以影响和领导政治生活作为自己的主要政治职能。

④培养本阶级的政治骨干分子

政党不仅是阶级利益的代表者,而且是特定阶级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机构。因此,政党不仅聚集着本阶级的政治精英和中坚分子,而且还以其特定的党纲、理论、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创造着特定的政治文化氛围,并在这个氛围中教育党员,提高党员的政治素质,强化党员为本阶级奋斗的政治意识和精神,培养党员的实际政治能力。

⑤影响国际政治和国际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