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703教育基础理论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在行为的动机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 内部动机
B. 外部动机
C. 意识到的动机
D. 没有意识到的动机
【答案】C
2. 形式训练说所涉及的迁移本质上是( )。
A. 水平迁移
B. 垂直迁移
C. 特殊迁移
D. 一般迁移。
【考点】迁移理论。
【答案】D
【解析】特殊迁移是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一般迁移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另一种学习中去; 水平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 垂直迁移是指处于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形式训练说假定人类大脑的许多区域代表丁许多不同的官能,如注意记忆知觉想象和判断等,各种官能可以像训练肌肉一样通过训练增加力量,如记忆的官能通过记忆的训练而得到增强,就从这个学习中得出一个态度观点,所以认为推理和想象的官能则通过推理和想象的训练而得到增强。所以,可见迁移本质上是说一般迁移。
3. 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作者是( )。
A. 陶行知
B. 蔡元培
C. 潘寂
D. 廖世承
【答案】D
4. 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 )量表,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
A.S-B 量表
B. 斯坦福量表
C. 韦克斯勒量表
D. 比纳量表。
【答案】A
【解析】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一比纳量表(简称S-B 量表)。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比纳和西蒙于1905年编制,后来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做了多次修订而闻名于世。
5. 青少年神经系统结构与机能的成熟为其心理发展趋向成熟奠定了基础,这突出表现在其思维发展上,已能进行( )。
A. 动作思维
B. 形象思维
C. 抽象逻辑思维
D. 发散思维
【答案】C
6. 加涅认为:执行控制系统是有意识进行的,因此必须在( )中进行。
A. 感觉记忆
B. 短时i 己忆
C. 瞬时记忆
D. 长时记忆
【答案】B
7. 心理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成就最大的一种方法是( )。
A. 观察法
B. 谈话法
C. 实验法
D. 问卷法
【答案】C
8. 个体心理的发生与发展,必须以生理发育、变化、成熟为物质基础,即个体生理的发展变化,例对,人脑机能的生长、发育和成熟,是心理发展的( )。
A. 前提
B. 重要条件
C. 主导条件
D. 生理基础
【答案】D
9.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
A. 与他人基本相同
B. 与大家保持一致
C. 被他人认可
D. 与他人相接近
【答案】D
10.应遵循形象化、组织化与联想化三条原则的学习策略是( )。
A. 复习策略
B. 谐音法
C. 形象联想策略
D 群集策略
【答案】C
二、简答题
11.个体发展的含义
【答案】(1)个体的生理发展
个体的生理发展又称为生物因素的发展,即个体活动的生理调节机制方面的变化。生物因素包括人类个体的生理结构与机能及其本能,这些生物因素与构成人类个体的特殊的生命物质直接相连,属于人类个体的自然实体方面的变化。
人类个体的生理发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个体生理发展指人类个体从卵子受精开始到出生、成长直至死亡为止这一过程中的生理因素的变化。狭义的个体生理发展指人类个体出生时起到生理上发育成成人的过程中的生理结构与机能及其本能的成熟变化。
(2)个体的心理发展
个体的心理发展指个体活动的心理调节机制方面的变化。个体的心理调节机制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心理因素构成,其中包括活动的发生机制(即动机因素,包括认识与情感)、动作进行的监控机制(即内外反馈)以及作为个体心理特性(能力与品德)的内在机制。
人类个体的心理发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个体心理发展包括人类个体自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一生的心理变化。狭义的个体心理发展一般指人类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的变化。
12.知识掌握的实质是什么? 知识掌握有哪些类型?
【答案】(1)知识掌握的实质
知识的掌握,指在知识传递系统中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及占有,是通过一系列心智活动在头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