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837传播学基础(B)之市场营销原理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关键名词

1. 市场定位

【答案】市场定位,又称产品定位或竟争性定位,是指根据竟争者现有产品在细分市场上所处的地位和顾客对产品某些属性的重视程度,塑造出本企业产品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或形象并传递给目标顾客,使该产品在细分市场上占有强有力的竞争位置。也就是说,市场定位是塑造一种产品在细分市场的位置。产品的特色或个性可以从产品实体上表现出来,如形状、成分、构造、性能等; 也可以从消费者心理上反映出来,如豪华、朴素、时髦、典雅等:还可以表现为价格水平、质量水准等。

2. 知觉

【答案】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知觉具有整体性和选择性的特征。

3. 需求导向定价

【答案】需求导向定价法是一种以市场需求强度及消费者感受为主要依据的定价方法,包括认知价值定价法、反向定价法和需求差异定价法。认知价值定价,是指根据购买者对产品的认知价值制定价格。反向定价法是指企业依据消费者能够接受的最终价格,在计算自己经营的成本和利润后,逆向推算产品的批发价和零售价。

4. 独家分销

【答案】独家分销是指制造商在某一地区仅选择一家中间商推销产品。

5. 潜在市场

【答案】市场作为营销领域的范畴,潜在市场是指某一产品的实际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的总和。对该产品有兴趣的顾客群体,也称潜在市场。潜在市场的规模取决于现实顾客与潜在顾客人数的多少。

6. 情境

【答案】情境(situation )是指独立于单个消费者和单个刺激客体(如一种产品、一类广告)之外,在特定场景和特定时点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微观因素的总和。例如,消费者在一次购买活动中的天气情况、商场的灯光与音乐、营业员态度、购物伙伴等。情境是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微

观因素,与微观环境、宏观环境、个体因素和营销因素都有不同。

7. 产品整体概念

【答案】产品整体概念,学术界曾用三个层次来表述,即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附加产品)。这种研究思路与表述方式沿用了多年。但近年来,以菲利普·科特勒为首的北美学者更倾向于按以下五个层次来表述产品整体概念:①核心产品。指向顾客提供的基本效用或利益; ②形式产品。指产品的基本形式,或核心产品借以实现的形式,或目标市场对某一需求的特定满足形式; ③期望产品。指购买者在购买该产品时,期望得到的与产品密切相关的一整套属性和条件; ④延伸产品。指顾客购买形式产品和期望产品时,附带获得的各种利益的总和,包括产品说明防、保证、安装、维修、送货、技术培训等; ⑤潜在产品。指现有产品包括所有附加产品在内的,可能发展成为未来最终产品的潜在状态的产品。

8. 环境威胁

【答案】环境威肋、是指环境中不利于企业营销的因素以及发展趋势,对企业形成挑战,对企业的市场地位构成威胁。这种挑战可能来自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如1997年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给世界多数国家的经济和贸易带来负面影响。挑战也可能来自于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如国内外对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某些国家实施“绿色壁垒”,对于某些产品不完全符合新环保要求的生产者,无疑也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二、思考题

9. 关系营销的主要着重点何在?

【答案】关系营销的主要着重点是维系现有顾客。丧失老主顾无异于失去市场、失去利润的来源。一般来说,争取新顾客的成本大大高于保持老顾客的成本。有的企业推行“零顾客叛离”计划,目标是让顾客没有离去的机会。这就要求及时掌握顾客的信息,随时与顾客保持联系,并追踪顾客动态。

因此,仅仅维持较高的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还不够,必须分析顾客产生满意感和忠诚度的根本原因。由于对企业行为绩效的感知和理解小同,表示满意的顾客,其满意的原因可能小同,只有找出顾客满意的真实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维系顾客。满意的顾客会对产品、品牌乃至公司保持忠诚,忠诚的顾客会重复购买某一产品或服务,不为其他品牌所动摇,不仅会重复购买己买过的产品,而且会购买企业的其他产品; 同时,顾客的日头宣传有助于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此外,满意的顾客还会高度参与和介入企业的营销活动过程,为企业提供广泛的信息、意见和建议。

10.开展有效的市场竞争需要哪些条件?

【答案】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竞争战略和策略,开展有效的市场竞争,就要深入地了解竟争者,

需要了解的主要方面有:谁是我们的竞争者,他们的战略和目标是什么,他们的优势与劣势是什么,他们的反应模式是什么,我们应当攻击谁、回避谁。

(1)识别竞争者

乍看起来,识别竞争者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但是,公司的现实和潜在竞争者的范围是极其广泛的,如果不能正确地识别,就会患上“竞争者近视症”。公司被潜在竞争者击败的可能性往往大于现实的竞争者。公司应当有长远的眼光,从行业结构和业务范围的角度识别竞争者。

(2)判定竞争者的战略和目标

战略群体是指在某特定行业内推行相同战略的一组公司。战略的差别表现在产品线、目标市场、产品档次、性能、技术水平、价格、服务、销售范围等方面。竞争者的最终日标当然是追逐利润,但是每个公司对长期利润和短期利润的重视程度不同,对利润满意水平的看法不同。了解竞争者的战略目标及其组合可以判断他们对不同竞争行为的反应。。

(3)评估竞争者的实力和反应

竞争者能否执行和实现战略目标,取决于资源和能力。企业在目标市场的竞争地位分为以下6种:①主宰型; ②强壮型; ③优势型; ④防守型; ⑤虚弱型; ⑥难以生存型。

竞争中常见的反应类型有以下4种:①从容型竞争者; ②选择型竞争者; ③凶狠型竞争者; ④随机型竞争者。

(4)进攻与回避对象的选择包括:

①强竞争者与弱竞争者。攻击弱竞争者在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每个百分点方面所耗费的资金和时间较少,但能力提高和利润增加也较少。攻击强竞争者可以提高自己的生产、管理和促销能力,更大幅度地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利润水平。

②近竞争者和远竞争者。多数公司重视同近竞争者对抗并力图摧毁对方,但是竞争胜利可能招来更难对付的竞争者。

③“好”竞争者与“坏”竞争者。“好”竞争者遵守行业规则,对行业增长潜力提出切合实际的设想,按照成本合理定价,喜爱健全的行业,把自己限制在行业的某一部分或某一细分市场中,推动他人降低成本,提高差异化,接受为他们的市场份额和利润规定的大致界限。“坏”竞争者违反行业规则,企图靠花钱而不是靠努力去扩大市场份额,敢于冒大风险,生产能力过剩仍然继续投资,总之,他们打破了行业平衡。公司应支持好的竞争者,攻击坏的竞争者。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竞争战略,开展切实有效的竞争。

11.如何看待中国彩电行业(或其他行业)的价格战?

【答案】价格战是企业的一种重要营销手段,是指一段时间内,某行业大量企业以集中的大幅度降低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并导致该行业一批企业利润下滑、生存困难甚至破产倒闭的竞争态势。价格战的根源在于产品供过于求、同类产品过剩,各个企业之间产品雷同,外观、造型、质量与性能没有大的区别,同质化现象严重,售后服务不到位等。

在实践中,企业采用竞争性的降价而发起或参与价格战,多半是为了扩人市场占有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