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436资产评估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财务管理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考察企业的资本结构质量,应该关注哪些方面?
【答案】考察企业的资本结构质量,应该关注以下方面:
(1)企业资本成本的水平与企业资产报酬率的对比关系;从成本效益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只有当企业的资产报酬率(应当为企业的利息和税前利润与企业总资产之比)大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时,企业才能在向资金提供者支付报酬以后使企业的净资产得到增加,企业净资产的规模得以扩大。反之,在企业的资产报酬率小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时,企业在向资金提供者支付报酬以后,将缩减企业的净资产,企业净资产的规模将逐渐缩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认为企业的资本结构质量较差。
(2)企业资金来源的期限构成与企业资产结构的适应性;企业筹集资金的用途,决定筹集资金的类型:企业增加永久性流动资产或増加长期资产,应当通过长期资金来源(包括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来解决;企业由于季节性、临时性原因造成的流动资产中的波动部分,则应由短期资金来源来解决。
(3)企业的财务杠杆状况与企业财务风险、企业的财务杠杆状况与企业未来融资要求以及企业未来发展的适应性;企业财务杠杆比率越高,表明企业资源对负债的依赖程度越高。在企业过高的财务杠杆比率的条件下,企业在财务上将面临着以下压力:一是不能正常偿还到期债务的本金和利息,二是在企业发生亏损的时候,可能会由于所有者权益的比重相对较小而使企业债权人的利益受到侵害。三是受此影响,企业从潜在的债权人那里获得新的资金的难度会大大提高。这就是说,企业在未来进行债务融资以满足未来正常经营与发展的难度会因企业较高的杠杆比率而增加。因此,较高财务杠杆比率的企业,其财务风险相对较高
(4)企业所有者权益内部构成状况与企业未来发展的适应性等。在分析企业所有者权益各构成项目时,应根据各项目的取得途径、具体用途和永久性来分析各部分的比例。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各构成项目是按永久性递减的顺序排列的。实收资本是企业永久性的资金来源,它是保证企业持续经营和偿还债务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企业抵御各种风险的缓冲器,实收资本越充足,企业承担各种风险的实力就越强。而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是有特定用途的资金来源,它们的规模更多地会受资本本身和盈利状况的影响。未分配利润的规模和变化趋势是判断所有者权益结构合理性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未分配利润能够持续、稳定增长,并在所有者权益中占较大比重,
表明企业的盈利性和成长性较好,预示企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2. 分析说明MM 定律。
【答案】MM 定律是由美国著名财务学家Modigliani 和Miller 共同提出的理论,MM 理论指出:由于企业价值只取决于企业资产的获利能力,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无关。
MM 定律指出企业价值最大化与股东财富最大化是一致的。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资本结构对股东最有利。MM 定律可以分为有税条件下的MM 定律和无税条件下的MM 定律。
(1)在无税条件下的MM 定理1, 即资产价值的维持和创立与其筹资来源的性质无关,其实质内容是强调企业价值是由资产负债表左侧的实际资产决定的,而不是由企业负债与股东权益比决定的。
(2)在无税条件下的MM 定理2,即股东所要求的收益率与企业负债与股东权益之比成正比。只要总资产收益率超过了负债利息率的增加而增加。
(3)有税条件下的MM 定理1, 即负债企业价值等于无负债企业价值加上因负债而产生的税收屏蔽作用,这一税收屏蔽作用的价值等于企业负债总额与企业所得税税率的乘积。
(4)有税条件下的MM 定理2,即负债企业股东权益的资本成本为不负债企业股东权益的资本成本加上由负债引起财务风险的税后补偿。
在1963年,MM 考虑到公司所得税存在的情况时又指出:企业应接近100%的负债,因为更高的负债水平将导致更高的利息省税现值,从而提高企业的价值。即后来修正的MM 定理中的两个命题:命题1, MM 定理的公司所得税观点:有债务公司的价值等于有相同风险但无债务公司的价值加上债务的税上利益。按照此定理,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的价值不是无关,而是大大相关,并且公司债权比例与公司价值成正相关关系。这个结论与早期资本结构理论的净收益观点也是一致的。命题2, MM 定理的权衡理论观点:随着公司债权比例的提高,公司的风险也会上升,因而公司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的可能性也越大,由此会增加公司的额外成本,降低公司的价值。因此,公司最佳的资本结构应当是节税利益和债权资本比例上升而带来的财务危机成本与破产成本之间的平衡点。
3. 在资本预算中,净现值法计算出来的NPV 大于零、NPV 等于零及NPV 小于零分别意味着什么? 使用净现值法时,贴现率如果用银行贷款利率是否恰当,为什么?
【答案】(1)净现值(NPV )是指投资项目投入使用后的净现金流量,按资本成本或企业要求达到的报酬率折算为现值,减去初始投资以后的余额。
NPV>0表示项目实施后,项目达到了企业要求的报酬率,并提供了超额收益。
NPV<0表示项目实施后,未能达到预定的收益率水平,但不能确定项目已亏损。
NPV=0表示项目实施后的投资收益率正好达到预期,而不是投资项目盈亏平衡。
(2)不恰当。因为贷款利率仅体现了债权人要求的报酬率,并没有体现股东要求的报酬率,无论是对正常经营的企业还是清算的企业,债权人的收益都排在股东之前,因此,对同一个项目,
股东权益资本成本将随企业负债与股东权益比(D/E)
股东承受的风险高于债权人,股东要求的报酬率要高于债权人要求的报酬率。
4. 简述财务危机。
【答案】(1)财务危机的类型
财务危机是指企业不能正常履行资金支付责任,在资金周转和运用方面出现了入不敷出的现象。财务危机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①经济失败
经济失败是指企业收入低于包括其资本成本在内的全部经营成本。如果企业的投资者同意接受较低的投资收益率(有时甚至是负的投资收益率),并继续向企业投入资金,则这类企业可以继续经营下去。但是,如果企业不能在一定时间内扭亏为盈,而投资者又不肯不断提供新的资金,这类企业的资产由于无法更新而逐渐减少,最终要么宣布关闭,要么减小规模,在一个可以产生正常利润的,资产数额较低的水平上继续生存。
②商业失败
商业失败是美国一家著名的咨询公司Dim&Bradstreet所提出的名词,特指那种企业未经过正式破产程序,但以债权人不能收回全部债权(即债权人蒙受了一定的损失)为代价而终止经营的情况。
③技术性无力偿债
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的情况称为技术性无力偿债。这种情况的出现可能是由于企业暂时资金周转不灵,安排调度不当造成的。如果宽限一段时间,企业可以筹措到足够的资金来偿清债务,从而继续生存下去。但如果这种技术性无力偿债同时又是企业经济失败的早期信号的话,则企业如不能从根本上有所转变,那么即使暂时度过了目前的难关,也难免不一步步走向最终的失败。
④资不抵债
当企业总资产的市场价值低于其总负债的账面价值时,企业就陷入资不抵债的境地了。显然,这一情况要比技术性无力偿债严重得多,常常会导致企业破产清算。但需要指出的是,资不抵债并不意味着企业一定会破产。
⑤正式破产
企业因无力偿债而根据法律正式进入破产程序。
总起来看,企业的财务危机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因资产不足导致的财务危机,即资不抵债,企业的股东权益为负值,一类是因资金流动造成的财务危机,即企业可支配和调动的现金不足以支付到期债务,但企业的资产总额仍大于负债总额,企业的股东权益为正值。
(2)财务危机的应对
当企业遇到财务危机时,大致有以下一些应对方法:出售资产换取现金;与其他公司合并;削减投资支出和研究开发费用的支出;发行新的证券筹措资金;与银行和主要债权人商讨延缓还债;债转股;申请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