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针灸学题库>中医基础理论题库

问题:

[单选,A1型题]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的病机传变是()。

A . 木克土
B . 木乘土
C . 土侮木
D . 母病及子
E . 子病犯母

在上颌体外面可看到的结构不包括() 内斜线。 颏结节。 上下颏棘。 舌下腺窝。 颌下腺窝。 五行调节事物整体动态平衡的机制是()。 生我。 我生。 克我。 我克。 制化。 有关肌紧张的叙述,错误的是() 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 多突触反射。 慢肌纤维同步收缩。 同一肌肉不同运动单位交替性收缩。 维持机体姿势。 有关内脏痛的特征,错误的是() 定位不准确。 发生缓慢,持续时间长。 对切割和烧灼刺激敏感。 对机械性扩张、牵拉、缺血等敏感。 有牵涉痛。 下列不符合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表现的是() P波规则出现。 QRS波群规则出现。 PR间期不固定。 心室律快于心房律。 出现交界性或室性逸搏心律。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的病机传变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中医学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的关系,它们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维持平衡协调,推动事物间稳定有序的变化与发展。根据五行生克乘侮理论,五脏中一脏有病,可以传及其他四脏而发生传变。如肝有病可以影响到心、肺、脾、肾等脏。心、肺、脾、肾有病也可以影响肝脏。不同脏腑的病变,其传变规律不同。因此,临床治疗时除对所病本脏进行治疗之外,还要依据其传变规律,治疗其他脏腑,以防止传变。如肝气太过,或郁结或上逆,木亢则乘土,病将及脾胃,此时应在疏肝平肝的基础上预先培其脾气,使肝气得平,脾气得健,则肝病不得传于脾。如《难经·七十七难》所说:"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这里的"实其脾气",是指在治疗肝病的基础上佐以补脾、健脾。故本题选B。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