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棕色田鼠XX、XO、XY三种个体G带C带比较研究 XO雌体育性机理初探

关键词:棕色田鼠,G带,C带,XO雌体,可育机理

  摘要

本文主要对棕色田鼠(Microtus mandarinus)雌性(XX)、雌性(XO)、雄性(XY)三种类型个体骨髓细胞染色体的G带及C带核型分别进行了比较研究。G带核型研究表明XX、XO、XY三种个体除第1对常染色体有差异外,其余各对常染色体G带带型基本相似,XX个体中两条X染色体的G带带纹具有异态性,X(SM)染色体具有7条G带:着丝点明显,短臂上有一端带机一条居间带,长臂上分布四条居间带;X(M)染色体上共六条G带:着丝点明显,短臂上有一端带机一条居间带,长臂上有三条居间带,XO个体的X(M)染色体G带特征与XX个体的X(M)所一致,XY个体的X(SM)染色体G带特征一致于XX中的X(SM)染色体。C带带型研究表明:XO个体的X(M)染色体和XX个体的X(M)染色体C带特征一致,着丝点带浅显,短臂上一条居间带明显,近端带色浅,长臂上两条浅显居间带。XY个体的X(SM)染色体和XX个体中另一条X(SM)染色体的C带特征相同:着丝点带显著,短臂上有一明显的居间带,长臂上有一条居间带,本文同时从外形特征、卵巢切片、对怀胎或生产的母鼠进行核型检验等角度证实了棕色田鼠XO雌性可育,试验统计表明棕色田鼠XO个体不仅可育,而且具有普遍的育性,早期研究表明:XO个体可育可能由于这种个体生殖细胞增殖时,X染色体于有丝分裂过程中部分里,从而形成正常X染色体数的卵母细胞,继而产生正常的卵子(Ohno S 1963).Wray,H.L等人(1981)认为,这种不分离现象是极端的少数分布,因此,用这种少见的,异常的不分离现象不足以解释棕色田鼠XO雌体所具有的普遍育性,而且,小鼠、人类等雌体(女性)的两条X染色体是同态的,棕色田鼠XX雌体的两条X染色体是异态的,其G带和C带带型具有差异,因此本文认为:棕色田鼠XO雌体能育可能和X(M)染色体上存在的育性基因有关,棕色田鼠自然种群中高比率XO可育个体的发现,为我们探索哺乳动物XO雌体可育机理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动物,对XO雌体的研究在国内尚属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