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之土地经济学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摘要

目录

2016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之土地经济学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一) . .... 2

2016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之土地经济学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二) . .... 7

2016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之土地经济学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三) . .. 12

2016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之土地经济学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四) . .. 17

2016年东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土地资源管理之土地经济学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五) . .. 23

一、名词解释

1. 土地市场的微观管理

【答案】土地市场的微观管理是指国家通过法律的、行政的等手段对土地进行统一的规范与管理,保证市场主体公平交易、平等竞争,以发挥土地市场机制的正常调节功能。

2. 估价人员

【答案】土地估价人员是指通过土地估价人员职业资格考试或者资格认定、资格互认,取得相应资格并注册,从事土地估价活动的专业人员。

3. 土地利用效益

【答案】土地利用效益是指用单位面积的土地所提供的产品(价值)、服务来表示,它反映了人类利用土地日标实现的程度。

4. 毛地

【答案】毛地是指有一定的城市基础设施但未完成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的土地。

5. 土地计划利用

【答案】土地计划利用是指采取计划方法指导,调整土地资源的利用活动。

6. 直线衰减公式

【答案】直线衰减公式是指:因素对某地快单元的影响分=该因素(中心)的功能分(1一单元距离中心的实际距离/中心影响的最大距离)

7. 建筑物

【答案】建筑物是指一种地上定着物。建筑物的具体内涵不同。广义的建筑物包括房屋和构筑物。狭义的建筑物仅指房屋。

8. 租赁权

【答案】租赁权是指承租人对他人物品的占有权、利用权、收益权,没有处分权一一如再出租等(其使用权还归出租人,出租被视为行使使用权的一种方式)。

二、简答题

9. 简述农业土地规模效益的内涵。

【答案】农业土地规模效益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纯粹规模报酬变动规律为理论基础的规模经济,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2)以资源报酬变化规律为理论基础的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即由于生产要素配合比例变动,从而使要素的使用进入合理报酬阶段而产生的效益;

(3)以机会成本为理论基础的内部经营与外部环境相协调。

10.专业估价与非专业估价的区别。

【答案】专业估价与非专业估价的区别包括:

非专业估价是指人人可以对某种物品的价格做出评估,其方法、精度差别巨大。

专业估价有五个特点:

(1)由专业人员完成;

(2)是一种专业意见;

(3)具有社会公信力;

(4)实行有偿服务;

(5)承担法律责任。

11.简述建立土地管理制度的客观必要性。

【答案】建立土地管理制度的客观必要性包括:

(1)土地具有特殊的重要性;

(2)土地供给的稀缺性;

(3)土地利用后果的巨大社会性。

12.简述土地自然供给的制约因素。

【答案】制约土地自然供给的因素包括:

(1)适宜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气候条件;

(2)适宜于植物生长的土壤质地和气候条件;

(3)有可资利用的淡水资源;

(4)有可供人类利用的生产资源;

(5)一定的交通条件。

13.简述增加土地经济供给的措施。

【答案】增加土地经济供给的措施包括:

(1)扩大土地利用面积;

(2)提高集约经营水平;

(3)建立合理的土地制度;

(4)调节消费结构;

(5)利用新技术;

(6)保护土地资源。

14.简述实现土地利用目标的手段。

【答案】实现土地利用目标的手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应制定《土地法》、《土地规划法》等法律法规;

(2)制定土地利用规划;

(3)改革土地使用制度;

(4)由政府直接控制农地向非农用地的转移;

(5)税收对于实现土地利用的目标也是一项重要手段。

15.简述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基本条件。

【答案】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基本条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非农产业发达,农业劳动力已大量转移到非农产业就业,且这些劳动力转移后获得相对长期稳定的职业和收入;

(2)农机化水平的提高;

(3)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加强;

(4)经营者素质的提高;

(5)集体经济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

16.简述要在尽量减少占用农地的条件下实现非农用地的供求平衡,应采取什么措施?

【答案】在尽量减少占用农地的条件下实现非农用地的供求平衡,可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1)搞好城市规划,实现城市土地合理功能分区,提高城市土地利用规模效益;

(2)实行城市综合开发建设,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

(3)抓紧进行旧城区拆迁改造,充分利用城区闲置土地和利用率低下的土地;

(4)向城市土地空间发展,实行城市土地的立体利用。

三、论述题

17.试述开放土地市场的必备条件。

【答案】任何一个事物的产生与发展,都离不开与之相适应的外部环境。土地市场的建立,也同样要求有一个适宜的环境,更何况中国的土地市场是在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土地市场的建立所要求的环境条件就更加严格。这些条件主要是;

(1)清理地产、明晰权属。进入市场的土地,要求权属关系清楚,且具有法律效力。土地一经转移,如若地籍不明,则难以管理。解放以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放松了地籍管理,加之60, 70年代土地平调频繁,城乡土地权属比较混乱,这就要求对城乡土地进行全面清理,恢复和建立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