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音乐学院艺术(专业学位)716中外音乐史论[专业硕士]之西方音乐通史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普塞尔

【答案】巴洛克时期英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作有各种音乐种类:教堂音乐、戏剧音乐、宫廷颂歌、键盘音乐和室内音乐,所作戏剧音乐多为戏剧配乐和半歌剧,如《阿瑟王》、《仙后》等,唯一的歌剧作品《迪多与埃涅阿斯》受到意大利和法国歌剧的影响,同时又具有突出的英国特色。

2. 多尼采蒂

【答案】浪漫主义时期意大利作曲家,作有歌剧75部,代表作《拉美摩尔的露契亚》《宠姬》《爱之甘醇》《军中女郎》《唐·帕斯夸来》等。

3. 拉威尔

【答案】法国作曲家和钢琴家。与德彪西同为二十世纪法国音乐的代表,创作受到西班牙民间音乐和俄罗斯乐派的影响,和声与曲式在传统基础上富于个性,配器技法炉火纯青。代表作有芭蕾舞剧《达芙妮与克罗埃》,管弦乐曲《西班牙狂想曲》,钢琴曲《水之嬉戏》等。

4. 欣德米特

【答案】美籍德国作曲家、指挥家、中提琴演奏家和理论家。创作倾向于无调性但非十二音体系,风格涉足广泛,主要为“新古典主义”,代表作为歌剧《画家马蒂斯》、舞剧《最尊贵的显圣》、钢琴曲集《调性游戏》等,是“实用音乐”的倡导者。

5. 贝尔格

【答案】奥地利作曲家,一战前从勋伯格学习,成为“新维也纳乐派”成员。创作技艺精湛、善于表达深刻感情,自由无调性歌剧《沃采克》为他树立了崇高声誉,运用十二音体系写作的《小提琴协奏曲》和歌剧《璐璐》显示了其出众才华,前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协奏曲之一。

6. 创意曲

【答案】充满想象力的原创性乐曲,通常指巴洛克时期的一种复调钢琴小曲,根据某一主题即兴发展而成,类似小赋格曲。16世纪法国作曲雅内坎最早使用“创意曲”一词称呼他的法语世

,包含15首二声部俗单声部尚松,1723年巴赫将为其长子写作的小型复调乐曲命名为“创意曲”

和15首三声部的对位乐曲,是该体裁的典范作品。

7. 拉索

【答案】文艺复兴时期佛兰德乐派最后一位作曲家代表,文艺复兴音乐的集大成者。创作极

为多产,留存超过2000部音乐作品,包括弥撒曲、经文歌、牧歌、尚松、利德、圣母颂歌、诗篇

,包含了经文歌、牧歌和歌、赞美诗等。他的弥撒曲多为大段借用宗教或世俗旋律的“模拟弥撒”

尚松的音乐特征; 经文歌显示了他多样化的表现手法,《西比尔的预言》甚至使用了半音化风格; 他的牧歌、尚松和利德选材广泛、风格迥异,极富表现力。音乐技法上,拉索将复调织体与主调手法相结合,其和声思维远远走在时代前列。

8. 意大利序曲

【答案】意大利歌剧作曲家A. 斯卡拉第干1680年前后创立的序曲,常置干声乐戏剧之前,

,由“快—慢—快”三段组成,是交响曲的直接前身。 作为器乐序奏,称为“辛弗尼亚”

9. 古典协奏曲

【答案】盛行于欧洲18世纪的协奏曲类型,主要指由一件独奏乐器和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的作品,独奏乐器多为小提琴和键盘乐器,也有为两件乐器写作的协奏曲,如双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和钢琴协奏曲。莫扎特为各类管、弦乐器写作了50多部协奏曲,并且在承袭巴罗克协奏曲形式的基础上,完善了沿用至今的古典协奏曲的结构形式:运用奏鸣曲式三乐章套曲结构,第一乐章为双

,第二乐章为抒情慢速乐章,终曲乐章呈示部的奏鸣曲式,结尾有供演奏家即兴炫技的“华彩段”

轻快明朗。在莫扎特的协奏曲中,独奏乐器和乐队的关系和谐均衡,始终保持平等关系,古典协奏曲在他的创作臻于成熟。

10.泰勒曼

【答案】泰勒曼(G .Philipp Telemann,1681~1767)处在巴罗克时期与古典主义时期之间的过渡阶段,是当时德国最重要的作曲家、管风琴家。他注重旋律写作的主调织体而常常抛开精致的对位技法,强调轻盈优美的旋律、明快对称的节奏、不臃肿浮躁的伴奏。他在那个时代被看作是“前卫”作曲家。作有600首意大利风格的序曲,44首受难曲,12套礼拜乐,40部歌剧及一些管弦乐、室内乐作品。他提倡音乐要接近民众,要为多数人而创作; 他的创作突出主调音乐的特点,促进了音乐从巴罗克时期到古典主义时期的过渡。培养市民的音乐素质,:从事社会音乐教育下作,

创立了大学生音乐社团,把教堂音乐搬上市民阶层的舞台。

二、简答题

11.何谓罗马乐派,代表人物有哪些?

【答案】(1)含义:

16世纪中叶,宗教音乐日益世俗化,天主教认为过于华丽繁复的音响破坏了人们虔诚的信仰,因此,规定举行弥撒时必须忠实地配以清晰的音乐,禁用一切世俗曲调。当时以罗马圣彼得教堂为中心,聚集了一批从事声乐复调创作的作曲家,他们形成了一个乐派,创作出一种受佛兰德斯

,乐派影响同时又具有安详性格的声乐复调音乐。这个乐派被称为“罗马乐派”(Roman School )

其代表人物是帕勒斯特里那。

(2)代表人物:

帕勒斯特里那(G.P.de Palestrina ,约1525~1594是一位宗教音乐天才,他把法国佛兰德斯乐派的复调音乐发展到顶峰,并以他的去世结束了这个辉煌的时代。他的作品包括:宗教音乐方面的105首弥撒曲、250余首经文歌、35首圣母颂歌以及其他的宗教性歌曲; 世俗音乐方面的83首牧歌。帕勒斯特里那一生最钟爱弥撒曲,他的弥撒曲既有四声部形式,也有六、八、九声部形式; 经文歌也是他喜爱的一种音乐体裁,作有四、六、八、九和十二声部的经文歌,其中以五声部的居多; 其贡献主要在合唱领域。他的音乐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各声部清晰,歌词不被复杂的声部掩盖,一般采用一字对一音的音节式处理。

②较少使用半音,不协和音的运用大都有准备,和弦运用以三和弦及其第一转位为主,低音多为四、五度跳进,终止式时五度跳进尤为明显,音乐具有清澈宁静的特质。

③从整体而言,他的音乐虽较保守,但是它的冷静、清新与朴素,避免不谐和音的戏剧性碰撞和追求理性崇高境界的特点却成为罗马乐派风格的典范,他所创作的弥撒曲《马尔切里斯教皇弥撒曲》有力地证明了复调音乐能清楚唱出人们对上帝虔诚的爱,也因此奠定了他的大师地位。

12.简述门德尔松和他的艺术成就。

【答案】(1)人物简述:

,德国著名的作曲家。他的祖父是著名的哲学家,门德尔松(Felix Mendelssohn,1809~1847)

父亲是富裕的银行家,母亲具有广博的文艺修养和音乐才能。在西方音乐史上,像门德尔松这样有着辉煌的家族史、优越的家庭条件和良好的人文环境的音乐家实属罕见,家里经常聚集着当时知识界的代表:卓越的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如:歌德、海涅、黑格尔、威伯等。门德尔松是上流社会中贵族式的音乐家,他的一生在平静、幸福中度过,除了感受到家庭给他的温暖和众人对

,作他的尊重之外,从未品尝过生活的艰辛与苦a 。他被誉为浪漫主义杰出的“抒情风景画大师”

品以精美、优雅、华丽著称。

(2)代表作品:

①小提琴曲:《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

②交响曲:《苏格兰交响曲》《意大利交响曲》《仲夏夜之梦》序曲。

③钢琴曲:八集48首钢琴独奏曲《无词歌》。

b ④室内乐:《E 大调弦乐八重奏》(op.20). 《弦乐四重奏》(op.80)。

(3)艺术成就:

,它指的①在创作上,首创了高雅纯净、形式短小的钢琴曲《无词歌》(songs witout words )

是那种在伴奏音型衬托下,旋律如歌的钢琴小品,其特征与歌曲非常接近,并能像日记一样把日常感受记录下来; 他对标题交响乐做出了重要贡献,创作了著名的《仲夏夜之梦》《苏格兰交响曲》

,把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特点交织在一起,音乐既含有古典主义的逻辑性,和《意大利交响曲》

又带有浪漫主义的幻想性; 他创作的《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具有华丽的技巧与甜美的旋律,表现出生活中明朗的一面,是举世公认的精品。

②在音乐的启蒙运动上,门德尔松使被人们遗忘了几乎一百多年的作品一一巴赫的《马太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