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延安大学F02中国现当代文学之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林语堂小品文的艺术风格。
【答案】林语堂是学贯中西的作家,尤以小品文闻名。他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性灵的创作,主张小品文应“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取材”。其艺术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幽默
林语堂的多数小品文都追求幽默的情味,这成了他突出的艺术个性。如果比照“五四”以来现代散文较多存在的感伤浪漫或教化的色彩,林语堂的幽默便显得从容睿智,行文结构也化板滞为轻松,变矫情为自然,从另一个方面拓展了现代散文的审美领域。如他的散文集《剪拂集》就多以嘲讽之笔,进行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讥刺的盔甲中每每包裹着幽默。
(2)性灵、闲适
林语堂创造了一种散文笔调,闲适是这种笔调所形成的文体特征。娓语式笔调是林语堂小品文的主要范式,他将谈话的艺术引进散文创作,小光理论上,而且从创作实践上提高了随笔体散文的文体地位。林语堂的小品文读来饶有趣味,又可以获得许多知识,文化含量较高。
总之,林语堂这种与现实拉开距离,去追求幽默、闲适与独抒性灵的艺术风格,在当时引起左翼文坛的批评,但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逐渐被后人所欣赏,并给予他较高的评价。
2. 简述张爱玲《金锁记》和巴金《家》的创作态度和审美价值取向的差异。
【答案】(1)张爱玲《金锁记》和巴金《家》的创作态度的差异
①张爱玲以悲情观事、冷眼观看的态度写作
《金锁记》以冷静理智近乎“残酷”的笔触描写了主人公曹七巧一生的命运及其心理变态的过程。长期以来情欲的压抑使她的心理变态、扭曲,被黄金枷锁紧紧套住,为了金钱丢失了亲情,变得自私、刻薄、恶毒。这部小说真正展示了中国妇女破碎人格中最为惨烈的图景。
②巴金以真诚热烈近乎激情化的态度创作
《家》是一曲“青春之歌”,很能代表巴金前期创作的风格:只求与青年读者情绪沟通,不求深刻隽永,倾向单纯、热情、坦率,以情动人,情感汪洋悠肆,语言流水行云。这种风格与巴金激情化的写作状态有关。巴金写作时通常是非常冲动,全副身心投入,忘情地参与他所构设的文学世界,他的作品总是能煽起大悲大喜的悠肆的感情。
(2)张爱玲《金锁记》和巴金《家》的审美价值取向差异
①张爱玲审视人性的丑陋和黑暗
《金锁记》中,张爱玲主要以一种“审丑”的眼光,来揭露人性的劣弱、剖析人性的黑暗面
与丑恶,以及乱世中人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悲凉无奈。她在小说中极其善于剖析失落变态的人性,以此来促进人们的精神的反思。曹七巧即是一个失落者心理变态的典型。
②巴金追求爱情、青春的美
《家》中,巴金在觉慧身上寄托着对青春的赞美和生活的信念,体现了作者对青春、爱情和新生事物的美的追求和认可。觉慧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典型,他热情、叛逆、追求“五四”新精神,向往爱情自由。青春和活力既是他的标签,也是作者审美价值的具体化体现。
总之,张爱玲和巴金都是中国现当代文坛极具个人创作特色的著名作家。但由于张爱玲和巴金两人不同的人生态度、文学涵养内核、气质享性、创作目的甚至性别差异等因素,从而导致两人的创作态度、审美价值取向存在一定的差异。
3. 简述巴金四十年代小说创作的艺术特色。
【答案】巴金创作于四十年代的作品,要比二十年代更成熟。其作品《憩园》《第四病室》《寒夜》就艺术水平而言,都超过了《家》这样的作品。尤其是《寒夜》,在巴金后期创作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思想主题的多重意蕴及艺术风格的巨大变异,显示了其小说的巨大美学价值。巴金四十年代小说创作艺术特色主要有:
(1)由单一走向多重意蕴
巴金在四十年代,风格上变得深沉,内涵复杂丰富。如果说旱期作品都是单调小说,后期基本上都是复调小说。在作品中,总有多种意蕴和声音。他仍然承续着前期的抒情性,但是,不像早期那样浮躁、粗浅、激越,而是含蓄蕴籍,荡气回肠。例如《憩园》抒情性比较强一些,但是,很委婉深切。之所以如此,就是内涵上比较丰富。一方面仍然是对封建大家庭的文化批判,另一方面却是对人性自由、善良的渴望。还有作者个人化的对家族的情感因素。《第四病室》社会批判性很强,但也有人性透视和对善良、美好人性的渴望。尤其是意蕴丰富、技巧精湛的《寒夜》,可以说是巴金最圆满的艺术精品。
(2)缜密冷静的写实风格
巴金前期是激情写作,后期却是冷静叙述。《寒夜》最充分地体现了巴金后期小说的冷静填密的写实风格。巴金前期属于“青春写作”,其风格呈现出激情化的特点。《家》就是这样的小说。情绪、感情成为作品最突出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家》就是依靠爱憎分明的激情反抗的力量而获得了众多的青年读者。但是后期风格发生了很大变化,体现在:
①日常生活的细致描摹
《寒夜》虽然以抗战时期为背景,却没有重大的社会事件,而是写普通的小人物及其口常生活。最主要是写三个人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冲突,这就决定了作品的填密细致的叙述方式。
②人物心理的深度开掘
优秀的小说总是要塑造人物性格的,《寒夜》中人物就二个人,但每个人物的性格都很丰满,都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人物性格的成功,就是对人物心理的开掘。只有进入心理,才可能塑造性格。《寒夜》主要是靠细节和心理开掘的深度来写人物的。作品往往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把人物复杂心理揭示出来。比如整个第二部分,全部是汪文宣的心理活动,写他做一个梦,在梦
里,母亲和妻子两个人都争夺他,他处在中间,非常痛苦。
4. 请分析《家》与《金锁记》在描写旧式大家族生活上的异同。
【答案】(1)《家》与《金锁记》在描写旧式大家族生活上的相同之处
①都借鉴了中国旧式小说描写大家庭的特点,尤其是不约而同借鉴了《红楼梦》的艺术特征。 ②都着重塑造大家族里的各类人物,以及旧式人物和新式人物。
③都有一个“家长”式的人物,《家》里的高老太爷和《金锁记》里的姜老太太。
(2)《家》与《金锁记》在描写旧式大家族生活上的不同之处
①艺术借鉴不同
《家》在结构艺术上借鉴《红楼梦》的写法,以觉慧和鸣凤的恋爱以及觉新与瑞压、梅芬之间的纠葛作为情节发展主线,全面交织而展示了高公馆的衰亡过程,叙事结构宏大。
《金锁记》在叙述体貌上借鉴了民族旧小说的经验,明显反映了类似《红楼梦》之类的小说手法己被作者用来表现她所要表现的华洋杂处的现代都市生活。
②视角和描写重心小同
《家》以男性的视角看待大家族里的生活,也着重描写觉慧和觉新大家族里男人的爱情事业生活。
《金锁记》以一个女性独特的视角,细腻地描写了曹七巧在大家庭里受压迫欺凌的生活以及其心理蜕变畸形的过程。
总之,巴金《家》是将高家作为整个社会的代表或缩影来写,从中反映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旧中国的整个社会动态,反映出时代的本质规律,也完成了“家”文化的解构过程。张爱玲的小说无论从内涵上还是从艺术上都匠心独运、独树一帜,而其小说的风格受到古典小说《红楼梦》的影响,渐渐成了一种文化传统,《金锁记》就是这种文化传统的典型。
二、论述题
5. 以鲁迅的某篇/类小说为例,分析其叙事与意义的现代性实践。
【答案】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这在历史上是一种并不多见的现象。把握鲁迅小说的高度成就及现代性,可以用鲁迅自己的两句话:一是“表现的深切”,二是“格式的特别”。
(1)表现的深切
《呐喊》《仿徨》开创和发展了现代小说的两大题材:农民题材和知识分子题材。鲁迅观察与表现的视角也是独特的,即重在表现病态社会里的人的精神病苦,以及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拷问”。
(2)格式的特别
“格式的特别”是指鲁迅小说在形式手法方面的创造性与先锋性。在创作方法和表现技巧上,鲁迅继承了传统现实主义的优点,同时自觉借鉴西方批判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创作的长处,形成了现代小说的现代形式。表现在:打破了传统小说大团圆结局和单一视角手法而代之以多视角; 弱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