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808机械设计基础(含机械原理与机械设计)之机械设计考研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提高轴的疲劳强度的措施有哪些?
【答案】提高轴的疲劳强度的措施有: (1)合理安排轴上载荷的传递路线; (2)改善轴上零件的结构;
(3)合理安排轴上零件的连接方式,改善轴的载荷性质; (4)减小应力集中; (5)改进轴的表面质量。
2. 受变载荷作用的紧螺栓联接,螺栓所受工作应力在件下,采用哪些措施可减小螺栓的应力幅?
【答案】(1)降低螺栓刚度;(2)增大被联接件刚度;(3)同时采用以上两种措施。
3. 不完全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
【答案】不完全液体摩擦(一般工作在混合摩擦状态)滑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是磨损和胶合。因为在不完全液体润滑状态下,金属表面形成边界油膜,但这种油膜厚度很小,还不能将摩擦的金属表面完全隔开,金属表面的凸峰仍将直接接触,磨损依然存在,会出现润滑油升温,粘度下降,从而产生胶合和磨损。
4. 试述齿轮齿条传动与外啮合齿轮传动相比有何特点?
【答案】齿轮齿条传动啮合时,相当于齿轮的节圆与齿条的节线作纯滚动。当采用标准安装时,齿条的节线与齿轮的分度圆相切,此时
当齿条远离或靠近齿轮时,由于齿条的齿廓是
直线,所以啮合线位置不变,啮合角不变,节点位置不变。因此不论是否采用标准安装,齿轮与齿条啮合时齿轮的分度圆永远与节圆重合,啮合角恒等于压力角;但只有在标准安装时,齿条的分度线才与节线重合。
对于外啮合齿轮传动来说,只有采用标准安装时,齿轮的分度圆才与节圆重合,即它们的直 径相等
5. 蜗杆传动中为何常以蜗杆为主动件?蜗轮能否作为主动件?为什么?
【答案】在机械系统中,原动机的转速通常比较高,因此,蜗杆传动通常用于减速传动,故常以蜗杆为主动件。在蜗杆传动中,蜗杆头数少时通常具有自锁性,这时蜗轮不能作为主动件;当蜗杆头数多时,效率提高,传动不自锁,蜗轮可以作为主动件,但这种增速传动,用得很少。
之间变化,在保持剩余预紧力不变条
6.
试分析链节距和链轮的转速对链条和链轮轮齿间的冲击的影响,设计中应如何考虑这些影响?
【答案】链节距和链轮的转速越大,对链条和链轮轮齿间的冲击越大,链传动的动载荷就越大。设计中,在满足承载能力的条件下,尽量选取小的链节距,且将链传动尽量布置在低速级。
7. 链的节距与承载能力有什么关系?
【答案】链的节距越大,链条各部分的尺寸越大,链的承载能力越大。
8. 螺栓连接的结构设计要求螺栓组对称布置于连接接合面的形心,理由是什么?
【答案】主要是保证接合面受力均匀。
9. 带传动为什么要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最大传动比和带的根数?
【答案】带传动限制小带轮的最小直径是为了防止带上的弯曲应力过大;限制最大传动比是因为中心距一定时,传动比越大,包角就越小,影响带的传动能力;限制带的根数是为了避免带工作时各根带的受力不均匀。
10.为避免弹簧中径较小而长度较高的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失稳,可采用限制它侧向弯曲的结构,请举出两种结构并画出结构简图。
【答案】可以加装导杆或导套以限制侧向弯曲,如图所示,左半部分为加装导杆的结构简图,右半部分为加装导套的结构简图。
图
二、分析计算题
11.一双排滚子链传动,已知链节距
大链轮齿数
数
链长
中心距约为双排链系数
单排链传递的额定功率小链轮转速工况系数
试计算:
小链轮齿数
载荷平稳。小链轮齿数系
(1)该链传动能传递的最大功率。
(2)链条的长度。
【答案】(1)确定链所能传递的最大功率P :
(2)确定链长L
链条链节数
则链长
12.已知V 带传动所传递的功率拉力
和松边拉力
【答案】
13.皮带传动大小包角为
度,带与带轮的当量摩擦系数为
若带的初拉力
不考
带速
现测得初拉力
试求紧边
虑离心力的影响,传递有效圆周力带传动是否打滑?为什么?
【答案】根据带传动最大有效拉力的公式,可知:
即传递的有效圆周力未达到最大有效拉力,因此带传动不会打滑
14.指出图所示的流体静力润滑装置中各标号处的名称,并指出标号2及4处的作用。
【答案】(1)节流间隙;(2)封油面:把油腔中的压力油阻塞,使轴浮起形成油垫;(3)油腔;(4)节流器:补偿流体流量使载荷变化时,维持膜厚不变;(5)液压泵;(6)油箱。
图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