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南昌大学外国新闻传播史(同等学力加试)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概念题
1. 《快报》
【答案】《快报》是法国最早的时事周刊,1953年5月15日由激进党人塞尔旺一施赖贝创办。起初是《回声报》的政治副刊,后来独立出来。因受传统期刊的影响,仍带有浓厚的政论色彩。1964年仿效美国《时代》周刊改革,肖J 弱政论色彩,增强时事新闻报道,并广泛涉猎其他领域,可读性较强,从而发展成为法国最大的时事政治性新闻周刊。该刊注重调查性报道和新闻分析,立场保守。读者集中在知识阶层。
2. 《学者报》(JournaldesSavants )
【答案】《学者报》于1665年由德尼·德·萨洛(DenisdeSallo )创刊于巴黎,接受政府资助。主要内容是介绍法国国内外出版的新书,定期公布新书书目,满足了社会需要,深受读者欢迎,并成为欧洲许多同类刊物的楷模。创办初期是周刊,1724年改为月刊,并延续至今。
3. 泛非通讯社
【答案】泛非通讯社于1983年5月成立于达喀尔,由非洲统一组织筹建。该社播发的新闻由非洲记者根据非洲的观点编写,其目的在于纠正被外国通讯社的一系列片面的、消极的消息所歪曲的非洲、非洲国家及其人民的形象。该社的成立是为了便利成员国之间交换新闻,并为建立和发展各国国家通讯社做出一定的贡献。
4. 星法庭
【答案】星法庭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出版法庭,1570年,伊丽莎白女王将参议院的司法委员会独立为皇家出版法庭,该法庭完全为封建王朝压制言论服务。1586年,伊丽莎白女王颁布“出版法庭命令”,即著名的“星法院法令”,该法令的内容包括:①全体印刷商的印刷机必须在皇家特许出版公司登记; ②伦敦市外,除了牛津与剑桥大学,一律禁止印刷; ③除非教会同意,不再允许新的出版商登记; ④特许制的各项规定; ⑤印刷任何刊物均须事前申请许可,否则处以罚款或者坐牢处分; ⑥皇家特许出版公司对非法秘密出版物和印刷机有搜索、扣押、没收及逮捕嫌疑犯的权利; ⑦出版商的学徒不得超过3人,但牛津与剑桥大学的印刷商各限有一名学徒。在“星法院法令”颁布后的54年间,星法庭成为英国出版自由的最大栓桔。后来克伦威尔专政、查理二世复辟时期都将此法作为出版管理的基础。1641年,在资产阶级革命的冲击下,“星法院”和皇家特许出版公司才被正式取消,英国报业第一次获得出版自由。
5. 1996年美国电信法案
【答案】1996年美国电信法案是指1996年国会对1934年广播法进行大规模的修订后的法案。
1996年电信法案与1934年广播法的区别主要有三方面:①打破媒体间壁垒,允许各个不同媒体在市场上互相渗透; ②放宽媒体所有制的限制,促进竞争; ③以法的形式规范节目内容,限制色情和暴力等低俗内容的传播。联邦通讯委员会主席亨德认为该法案拆除了通信领域中的“柏林墙”。
6. “自我互动”理论
【答案】现代象征互动理论的集大成者布鲁默在1969年出版的《象征互动论》中提出“自我互动”理论。该理论认为,人是拥有自我的存在。人在将外界事物和他人作为认识和行动的对象的同时,也把自己作为认识和行动的对象。在此过程中,人与自己进行沟通与传播,并对自己采取行动。布鲁默认为,“自我互动”在本质上是与他人的社会互动的内在化。“自我互动”理论说明,自我传播同样具有社会性。人内传播是现实社会传播关系的反映,通过自我互动或自我传播,人能够在与社会、他人的联系上认识自己、改造自己,不断实现自我的完善和发展。
7. 威尼斯小报
【答案】威尼斯小报是指发源于威尼斯的手抄小报。1536年威尼斯己有专门采集消息的机构和贩卖手抄小报的人,1566年威尼斯出现定名的小报,称为“手抄新闻”。这种小报的内容主要是商品行情、船期和交通信息,间或也报道政局变化、战争消息和灾祸事件,因为这些都会影响贸易和交通。小报不定期,沿街兜售,每份一个铜元。当时的铜币叫做“格塞塔”(Gazzetta ,后来这种小报流传到罗马以及欧洲各国,就称为V eniceCazzetta (威尼斯小报)。而Gazzetta 一词也就成为欧洲各国早期报纸的名称。
8. 《自由人民报》
【答案】《自由人民报》是匈牙利共产党最初的机关报,于解放前的1942年秘密创办。1945年匈牙利获得解放。1948年6月组成的匈牙利劳动人民党,成为共和国的领导力量。从1948年起,《自由人民报》成为匈牙利劳动人民党的机关报,1956年改名为《人民自由报》。该报后来成为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的机关报,1989年匈牙利共产党更名之前,其发行量为714000份。
二、简答题
9. 简述政局变化时期苏联广播电视业的变化。
【答案】1986年苏共27大提出全面改革的路线后,苏联的广播电视业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开始是在社会主义框架内的一些革新,主要表现为:
(1)扩大新闻报道面,增加信息量
在“公开性”口号的影响下,报道禁区不断被突破。以往很少播映的国内天灾人祸、民族冲突、罢工游行、宗教活动、高层人事变动等也都及时加以披露。对国外新闻的报道比过去更加全面,西方政治家的镜头也常出现在屏幕上,还增加了种种国外社会新闻。
(2)注重新闻批评,大胆揭露社会弊端
对有关党政机关的官僚主义、贪污腐化、失职读职,和有关经济领域的商店缺货、建筑质量
低劣、公共服务太差等现象的批评报道明显增多。
(3)开办对话节目,沟通各方意见
许多台纷纷开办政府领导人和普通百姓进行对话的节目,就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诸如住房、食品供应、商品质量、城市交通、行业服务等,举行“圆桌会议”,群众代表当面陈述意见,有关领导当场答复处理。
(4)更新演播方式,更多地采用主持人主播和现场直播的做法
节目主持人积极主持和引导各种对话和交流,许多重要事件都安排现场播报。
(5)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改革进程却逐渐偏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在戈尔巴乔夫“改革新思维”的错误引导和怂恿下,各种社会思潮,包括种种反共反社会主义的思潮逐步出笼,新闻界、广播电视界的思想口益混乱。
(6)1991年“8·19”事件以后,随着国家的解体,全苏统一的广播电视体系也迅速走向瓦解。
10.简述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加坡主要报刊的状况。
【答案】新加坡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报刊可以从华文报和英文马来文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Cl )华文报集团所属的主要报纸有:
①《联合早报》CLianheZaobao )o1983年3月出版,每天出对开60多页,使用简体字,横排版式。特点是:一方面提供全面的综合新闻,另一方面加强本地社区、华人社会以及中国大陆和港台的报道。对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报道,客观温和; 重视言论和副刊。为拓宽稿源,该报同境外新闻机构,特别是大陆、港、台、马来西亚等地的新闻机构建立了各种业务联系。例如,1988年和1992年先后在香港和北京设立办事处。
面对第四媒体的挑战,《联合早报》于1995年5月通过“亚洲一号站”进入互联网,成为东南亚国家上网的第‘家华文报。
②《星期五周报》(FridayWeekly )01991年2月创办的全国惟一一份华文学生报纸,以华族学生为主要对象,也供以华文为第二语文的学生阅读。内容除浅显的国际国内新闻外,侧重于校园新闻和学生生活,还有娱乐、体育、漫画、小说和读者信箱等。
(2)英文马来文报章集团拥有的主要报纸有:
①《海峡时报》(TheStraitsTimes )
是新加坡也是马来半岛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报纸,创办于1845年7月5日,除了日本占据新加坡中断三年外,连续发行,具有重要影响。该报重视国际新闻报道,辟有世界新闻、东南亚新闻、东亚新闻、马来西亚新闻、分析评论、体育新闻、金融新闻等多种栏目,国内新闻相对来说较少。编排受英国影响较大,版面分8栏,采用准横式排版。
1992年该报又增办了一份英文报纸《新报》CNewPaper ),文章短小通俗,图片多而大,彩色印刷,80%是软新闻和娱乐性内容,主要面向教育水平较低的读者,1994年发行9.2万份。
②《每日新闻》CBeritaHarian
1957年创办的新加坡惟一一份马来文报纸。星期日版为《星期日新闻》CBeritaMinggu ),单独发行。90年代初平日发行4.2万份,星期日版为5.4万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