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633汉语基础之现代汉语通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方言
【答案】方言是语言的变体,是指因地理区域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发音与日常用语,俗称地方话。方言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独立于民族语言之外的另一种语言,而只是局部地区使用的语言。形成方言的因素很多,有属于社会、历史、地理方面的因素,如人口的迁徙,山川地理的阻隔等; 也有属于语言本身的因素,如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同语言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等。例如,汉语中有北方方言区、湘方言区、赣方言区、闽方言区、吴方言区、客家方言区、粤方言区七大方言区,每一方言下还有小的分支。
2. 句型
【答案】句型就是句子的结构类型。根据句子的语词的不同类别、序列、搭配方式等等,汉语的句子类型可以分为主谓句、非主谓句、被动句、倒装句、兼语句、连动句等。句型研究是句法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3. 四呼
【答案】四呼是指以唇形为标准区分韵母的四个类型。包括开口呼、齐齿呼、合口呼、撮口乎,合称四呼。“四呼”这一名称首见十明末无名氏《韵法直图》,完备十清人潘未《类音》,一直沿用至今。四呼把韵母开头的发音按唇形和舌位的不同分为开、齐、合、撮四个呼:韵母不是i 、u 、ü。和不以i 、u 、ü起头的韵母属于开口呼; 韵母是i 或以i 起头的韵母属于齐齿呼; 韵母是u 或以u 起头的韵母属于合口呼; 韵母是ü或以ü起头的韵母属于撮口呼。
4. 兼类词
【答案】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中,具有A 和B 两类词的语法功能,意义上又有密切的联系,这是兼类词。汉语里兼类词比较常见的有三种,一种是名词与动词的兼类词,比如“经历”; 一种是名词与形容词的兼类词,比如“错误”; 还有一种是形容词与动词的兼类词,比如“讨厌”。词语的兼类是一种词语活用现象,兼类只是就词的静态形式而言,一旦词汇进入具体的语境,它的词类也就确定了下来。
5. 成语
【答案】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
(1)成语的基本特征
①意义完整; ②结构定型; ③风格典雅; ④充当语言的备用单位。
(2)成语的来源
①神话寓言; ②历史故事; ③诗文语句; ④口头俗语。
(3)成语作为一种特殊的固定短语,具有稳定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有的意义改变了,例如“明目张胆”,古代用它来形容小畏权势,敢说敢为,有胆略有气概,含褒义。到后来,“明目张胆”的感情色彩完全变了,用来指公开地大胆地干坏事。
6. 同音字
【答案】(1)同音字是指现代汉语里语音相同但字形、意义不同的字,所谓语音相同,一般是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汉字中同音字很多。
(2)同音字的类型:
①同音同形词。语音相同,书写形式相同。
②同音异形词。语音相同,书写形式不同。
7. 半自由语素
【答案】半自由语素是不能独立成词、只能跟其它语素组合成词、在组合时位置不固定的语素。这种语素意义实在,但不能够独立运用,要跟其他语素组合才能构词。比如“民”有实在的语素意义,但是一般情况下不单说,只能用在其他语素前面或后面,变成“民主”、“人民”。
8. 平仄相间
【答案】平仄相对,是指一联之内的两句上下第二、四、六个字的平仄上下对应相反。在近体诗里,平仄在本句中是重叠交替的,在对偶句中是相互对立的。这两大类声调在诗词中有规律地交替使用,也就造成了诗词音调抑扬起伏、悦耳动听的音乐美。在现代诗歌和散文中,适当注意平仄变化,充分利用汉语语音的特点,使作品获得音乐美感,还是很有必要的。
9. 异读词
【答案】异读词是指读音有差异但词义完全一样的词。例如“教室”有和两种
,读法,但意义都一样。这种词语就称为异读词。国家语委于1985年公布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作为异读词读音规范的标准。异读词读音规范有三种情况,一是合并多种读音,二是从俗改音,三是明确读书音和口语音。
10.词缀
【答案】词缀是指不自由的定位语素。即不能独立成词,只能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并且在同别的语素组合成词时有一定的位置(或前或中或后)的语素。
词缀根据位置可以分为三类,在词根前称为前缀,在词根后称为后缀。例如汉语“第一”“第二”中的“第”,“老张”“老三”中的“老”就是前缀,英语的“read-er ”(读者)、“voice-less ”(无声的)、works (工作,单数第三人称)中的“一er ”“一less ”“一s ”等都是后缀; 还有茹
着在词根中间的词缀叫做中缀,如汉语中的“糊里糊涂”的“里”。
二、简答题
11.举例说明语义场的各种类型。
【答案】(1)语义场由于各成员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同,可以分出不同的种类,如“类属义场”、“顺序义场”、“关系义场”、“同义义场”、“反义义场”是几种主要的语义场。
(2)语义场的类型
①类属义场
类属义场的成员同属于一个较大的类,如“桌子一椅子——板凳”同属家具类,“锅——碗——瓢——盆”同属厨具类,“红——黄——蓝——白——黑”同属颜色类,“纸——笔——墨——砚”同属文具类。在汉语中类属义场所概括的事物,往往超过所列举的事物的总和。另一方面,汉语中的类属义场的划分并不一定符合科学分类的要求。很多分类都只是根据人们的某种
思想、习惯,例如“家禽——野禽”、“害虫——益虫”都是根据它们同人的关系进行的分类。
②顺序义场
顺序义场的各成员按照某种固定的顺序排列,例如“大学——中学——小学”、“初试——复试”、“初赛——复赛——决赛”、“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头伏——伏——三伏”等都是。如果义场中包含的成员很多,往往在前面加上数词表示,如小学有“一小——二小——三小……”、中学有“一中——二中——三中……”。
③关系义场
关系义场一般由两个成员组成,二者处于某种关系的两端,互相对立、互相依靠。例如“老师——学生”便是因教育关系形成的语义场。“教育”是这个义场的关系义素。
④同义义场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组成的语义场称为同义义场,同一义场中的各个词称为同义词。包括下列两类情况:
a. 青霉素——盘尼西林
铁路——铁道
自行车——脚踏车
b. 坚决——坚定 人际——人间 信——信件——信函
愤怒——愤慨 愉快——高兴 拉——拖——拽——扯
第一类的两个词,不论从哪一方面来看,意义都相同,在语言中通常可以换用。义如:“演讲”和“讲演”、“觉察”和“察觉”、“情感”和“感情”等。这类同义词称为等义词,在词汇里比较少。
第二类的“坚决——坚定”,都有拿定主意、不为外力所动摇的意思,但两者在意义和用法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