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354汉语基础[专业硕士]之语言学纲要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下列普通话词中属于借词的是( )
A. 足球
B. 电话
C. 罗汉
D. 蜜月
【答案】C 。
【解析】借词也称为外来词,是指音与义都借自外语的词。ABD 三项都属于意译词,即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把外语里某个词的意义移植进来构成新词,这不属于借词。C 项“罗汉”是汉代以后从印度借入的佛教用词。
2. “上网费每分钟0.05元”属于( )。
A. 动词谓语句
B. 形容词谓语句
C. 名词谓语句
D. 主谓谓语句
【答案】D 【解析】主谓短语充当谓语的句了称作主谓谓语句,“上网费每分钟0.05元”属于主谓谓语句。
3. 下列各种话(腔)中属于社会方言的有( )。
A. 黑话
B 行话
C. 广州话
D. 粤语
E 官腔
【答案】ABE
【解析】社会方言是指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一些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黑话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 不同的行业由于工作的需要而各有自己的一些特殊用语; “官腔”是对某一言语社团在语言表达上的一些共同特点的概括,也是一种社会方言。而CD 两项都属于地域方言。
二、名词解释
4. 音位的自由变体
【答案】音位的自由变体是音位变体的一种。它是指在有些语言或方言中,处在同样位置上的几个音可以自由替换而不起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例如,重庆、武汉、南京等地的[n]和[l],东北有些地方的和
5. 自然语言和算法语言
【答案】(1)自然语言
自然语言通常是指一种自然地随文化演化的语言。例如,英语、汉语、日语为自然语言。有时所有人类使用的语言(包括自然地随文化演化的语言,以及人造语言)都会被视为“自然”语言,以区别于如编程语言等为计算机而设的“人造”语言。自然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思维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2)算法语言
算法语言是计算机词汇,计算机语言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其中高级语言又称为算法语言。常见算法语言有BASIC 、FORTRAN 、COBOL 、PASCAL 、C 、C++、JA V A 等。
6. 联想意义
【答案】联想意义是指一个词除了它的基本意义以外所具有的附加涵义。如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和象征功能等。
(1)词的感情色彩等其他意义是附着在词的概念意义上的。对于同样的现实现象,人们的主观态度可以不同,因而在形成理性意义的时候可以带进人们的主观态度,这就给词义加上了一层感情色彩。
(2)语体色彩是应言语交际有多方面不同的“得体”需求而产生的,如口语体和书面语体,前者适用于朋友之间等随意的、面对面的私人交际的场合; 后者适用于教育、学术、宗教等领域和国与国之间、上下级政府或机构之间等严肃、正式的非私人性交际场合。
(3)词的象征意义常和语言的民族文化特征相关,比如“喜鹊”在捷克语中叫strake ,基本概念和指称与汉语的“喜鹊”是相同的,但在捷克语中却是小偷小摸的象征,与在汉语中喜庆的象征意义大不相同。
7. 语音的自然属性
【答案】语音的自然属性是指语音同自然界的其他声音一样,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空气粒子的振动。包括:
①语音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具有生理属性;
②语音也是一种声音,发出后在介质中传播,具有物理属性;
和,在相同的环境中随便念哪一个都可以,那么[n]和[1]
以及是相对应的自由变体。
③语音能为人感知、理解,具有心理属性。
8. 聚合规则
【答案】聚合规则是指语法单位的分类和变化规则。具有相同语法特征的单位总是聚合成类,供组合选择。语法的聚合是多种多样的,最普遍的是词类、词形变化和语法范畴; 语言里的词按语法作用的不同而分成名词、动词等等的词类,在有屈折变化的语言里,名词、动词又有格、体等词形变化。
三、简答题
9. 什么叫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 请举例说明。
【答案】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种性质决定它的变化只能是渐变的,而且系统内部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变化速度是不平衡的。不平衡性是语言发展的一大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语言系统的各子系统的发展变化是不平衡的
①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有很大的不同。与社会和交际联系最直接的是词汇,也即词汇对社会发展和交际需求的反应最灵敏,变化比较快。相比之下,语音和语法就稳定得多。它们的变化速度是不平衡的。同时,在词汇、语音的内部,不同方面的变化速度也是不平衡的。
②社会生活中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消失、人们观念的改变、单纯为求新而换个新鲜说法都是经常发生的。这些都会在语言的词汇中随时得到反映,表现为旧词的消亡、新词的产生和词义的发展。例如,随着人类登月计划的实现,英语中就有“deep space"(外层空间)、"moon walk"(月面行走)等新词; 新词新语加入语言的词汇是经常发生的事。但在语法规则的使用上,新词的加入则不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影响。
(2)语言各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发展也是不平衡的
①北京话的辅音音位/k//ts/两组音在与韵母组合的时候只有开、合二呼,而那是因为//组是从/k//ts/两组变来的:开、合一呼前的/k//ts/保持不变,齐、撮二呼前的/k//ts/变成了//,这是辅音声母在不同介音之前的变化的不平衡,是演变不平衡性在语音子系统内部的具体体现。
②词汇内部的子系统的发展速度也是不平衡的。词汇中表示交际中基本概念的基本词汇是不容易发生变动的,如“天、地、人、手”等词。而一般词汇则是变化较快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不断演化。
③语言系统中所谓的不规则现象,某些惯用法是古汉语保留在今天语言系统中的历史层积,是语法演变不平衡性的见证。
(3)同一语言现象的变化速度、变化方向,在不同的地区常常不一样,于是形成了地域方言和亲属语言。例如,同样在/i//y/前的/k//ts/,在北京变成/tc/,在广州却保持/k//ts/不变,在苏州则是/k/变成/tc/,而/ts/不变(/ts/后的撮口变齐齿)。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