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广西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之中国近代史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江南大营

【答案】江南大营是指清政府在天京城外建立的军营。1853年3月,钦差大臣向荣尾追太平军至天京城外,4月移扎孝陵卫,始建江南大营,与江北大营呼应。此后三年中,该大营清军多次堵截太平军东进,进攻天京和太平天国其他城市,给太平军以很大威胁。1856年6月被秦日纲、石达开等一举攻破,向荣败逃丹阳,旋死。1858年1月,江南提督和春在孝陵卫重建江南大营。1860年5月,太平军再次击溃江南大营清政府遂撤销江南大营。

2. 四三会议

【答案】中国共产党把开展内蒙古自治运动作为领导内蒙古人民争取和平民主的中心环节,在共产党的领导和推动下,1946年4月3日,联合会和东盟自治政府在承德召开了内蒙古自治运动统一会议(即著名的“四三会议”)。会议一致决议:民族解放的方针是平等自治,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撤销东盟自治政府,改造蒙古武装,直属于人民解放军各军区统一领导和指挥。会议选举乌兰夫为自治运动联合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四三会议的成功,是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和统一战线政策的胜利,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是内蒙古自治运动的领导者,从理论上、思想上解决了内蒙古自治运动的方向、道路问题。从此,内蒙古人民的革命力量统一起来了,内蒙古各族人民投入到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3. “问题与主义之争”

【答案】“问题与主义之争”发生在20世纪之初,是自由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之间的一次对中国未来之路的碰撞式的争论。胡适提出要“少谈些主义,多研究如何解决问题”,反对空谈“主义”,寻找“根本解决”;李大钊则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阐明了中国问题必须从根本上寻求解决的革命主张。“问题与主义之争”发生在新文化阵营内部,形式上是学术辩论,内容上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它并不是一场纯粹的学理之争,事关如何解决中国社会政治的根本方法,反映了二者指导思想上的分歧。

4. 海军衙门

【答案】海军衙门是指1885年清政府设立的管理全国海军的机构。全称“总理海军事务衙门”。总理是醇亲王奕譚,会办是北洋大臣李鸿章。开始是清政府为收回海军统一指挥权而开设,但南

1888年编成北洋海军,北洋仍为湘淮系集团所盘踞。在海军衙门中,实权由李鸿章掌握。制定《北

洋海军章程》,设置提督、总兵等职。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中覆灭后,海军衙门被裁撤。

5. 护国运动

【答案】护国运动是反对袁世凯帝制的运动。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发布接受帝位申令,引起各界人士的反对。原云南都督蔡锷和国民党李烈钧等奔赴昆明,联络云南督军唐继尧于25日通电反袁,宣布云南独立,成立护国军。次年蔡锷率军入川,与袁军激战。反袁号召深得人心,贵州、广西、广东等省相继宣告独立,通电促袁退位。北洋军阀对袁离异,帝国主义“警告”袁缓称帝。袁在内外压力下被迫于1916年3月宣布撤销帝制,企图回到总统地位,遭到各方拒绝。同年6月,袁忧愤死去。护国运动宣告结束。

6. 《孔子改制考》

【答案】《孔子改制考》是近代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学家康有为所著的一部变法理论著作,于1898年正式刊行。此书论证儒家经典都是孔子为了改革社会制度,依托先王言行所作。书中用西方政治思想附会《春秋》公羊学派的学说,用公羊学派的“据乱、升平、太平”三世说来解释历史发展的趋势,认为社会必然要沿着“据乱、升平、太平”三个阶段向前发展:“据乱世”是君主专制时代,“升平世”即君主立宪时代,“太平世”即民主共和时代。康有为以此证明孔子也是一位维新派,并打着孔子“托古改制”的旗号要求进行社会改革,从而为变法改革寻找理论根据。

7. “皇族内阁”

“皇族内阁”是指1911年5月8日清政府实行所谓责任内阁制而组成的以皇族为中心【答案】

的内阁。1911年5月,清廷发布内阁官制和任命总理、协理大臣以及各部大臣的上谕,宣布撤裁军机处、旧内阁和会议政务处,任命奕劻为内阁总理大臣,那桐、徐世昌为内阁协理大臣,组成第一届责任内阁。在13名内阁大臣中,皇族不仅充当了国务大臣,而且居于领导和多数地位。因此一第一届责任内阁就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族内阁”。皇族内阁的出台,表明立宪运动完全失败,并引起了立宪派内部分化,部分人倾向革命。

8. 李秀成

【答案】李秀成是太平军著名将领。早年加入拜上帝会,1851年参加太平军,因为战功卓著而屡受提拔。天京事变后,与陈玉成、洪仁矸等同主军政,提出不少有见识的主张。1858年9月,与陈玉成部合力,在浦口等地破江北大营。1859年冬,封忠王。1860年与洪仁幵分进合击,再破江南大营,乘胜东进苏杭,建立苏福省(苏州为首府),为太平天国开辟了新的重要基地。I860年9月,与陈玉成联合实施二次西征,会攻武汉。因李秀成进兵迟缓导致计划失败。1862年底天京形势危急,提出让城别走,被洪秀全拒绝。1864年7月19日城破时,护幼天王突围,混乱中被俘。曾亲书供状数万言,述及太平天国历史及其得失,提出“收齐章程”,为敌出策招降太平军。8月7日被曾国藩杀害。

二、论述题

9.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和影响了哪些重要的武装起义?有什么影响?

【答案】(1)武装起义

①1906年12月,在湖南、江西交界的浏阳、醴陵、萍乡地区领导包括煤矿工人、贫苦农民和防营士兵等在内的起义群众,爆发了号称“革命军”的大规模会党起义。这次起义反映了革命思想的影响,但由于没有克服旧式会党起义仓促发难,各股蜂起,号令不一等弱点,事前缺乏严密的计划,事后又没有迅速出击的作战方案,最终失败。

②1907年5月~1908年4月,同盟会在孙中山的直接领导下,在华南沿海和沿边地区连续发动了饶平黄冈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州马笃山起义、云南河口起义等武装起义,这些起义都失败了,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革命党人缺乏依靠群众、发动群众进行长期艰苦战斗的经验。

③光复会于1907~1908年间,在浙江、安徽发动了两次起义。秋瑾和徐锡麟于1907年决定同时在浙江、安徽发动起义,起义最终失败,秋瑾、徐锡麟均慷慨就义。岳王会军事骨干、安徽新军炮营队官熊成基于1908年11月,率新军起义,围攻安庆一昼夜未能成功,起义失败。

④革命党人悦映典于1910年率新军在广州起义,起义军伤亡百余人,终因弹药缺乏而失败。

⑤黄兴等于1911年领导了黄花岗起义,最终失败。黄花岗起义使同盟会丧失了许多优秀干部,领导力量大为削弱。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使清朝统治受到一次沉重的打击。

(2)意义

①为武昌起义的胜利开辟了道路,不断冲击和动摇着清王朝的统治。

②革命党人的英勇献身精神,鼓舞了群众的革命勇气,促进了革命高潮的到来。

③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证明了只有武装革命才是推翻清王朝反动统治的正确道路。

10.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了哪些重要团体和刊物促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

【答案】(1)重要团体

①1895年,康有为等在北京成立强学会,是维新派的第一个学会;

②1898年,谭嗣同等在湖南创立南学会,是带有地方议会性质的政治团体;

③1898年,康有为等在北京创立保国会,以“保国、保教、保种”为宗旨,略具政党规模。 (2)创办的重要刊物

①1895年,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

②1896年,康有为在上海创办《强学报》;

③1896年,由梁启超为主笔,汪康年、黄遵宪在上海创办《时务报》;

④1897年,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是北方宣传维新变法最主要的报刊;

⑤1897年,江标、唐才等在长沙创办《湘学新报》,后改名为《湘学报》;

⑥1898年,谭嗣同、唐才常等在长沙创办《湘学报》,是南学会的机关报;

⑦1897年,康有为在澳门创办《知新报》,是当时在中国南部沿海地区宣传维新变法的重要报纸;

⑧1897年,康有为、唐景蒋、岑春煊在广西桂林创办《广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