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大连大学学前教师职业技能测试之学前教育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教师专业化
【答案】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它的基本内容包括:①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②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③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④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2. 幼儿园
【答案】幼儿园是我国学前儿童集体教育机构的名称,这一名称源于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的《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对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名称的规定。我国幼儿园既区别于学校教育当中的各级教育机构,同时也不归属于那些以幼儿为对象的纯福利机构和慈善机构。我国当前幼儿园的年龄对象是3~6岁,其任务是对幼儿实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学制的基础阶段,幼儿园是公共育儿机构,具有社会福利性,而不是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机构。
3. 保教结合的原则
【答案】保教结合的原则是幼儿园教育原则之一,是指教师应从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在全面、有效地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重视对幼儿的生活上的照顾和保护,保教合一,确保幼儿真正能健康、全面地发展。把握这一原则应明确以下几点:①保育和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 ②保育和教育工作互相联系,相互渗透; ③保育和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的。教师和保育员要建立良好的关系,有助于保教工作的展开,教师与保育员在进行某一活动之前,相互要做好沟通工作。
4. 中期目标
【答案】中期目标是指幼儿园小、中、大等各年龄班的教育目标,也就是在总的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指导下,对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层次中,中期目标处于幼儿园教育目标和近期目标之间。教育总目标要通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和活动目标才能落实到幼儿身上。目标越小,越具体,目标的实现也就越容易。上述几个层次的目标由抽象到具体构成了幼儿园教育目标体系,通过上述层次的转化,使宏观的教育目标真正成为可操作的活动目标,从而促进幼几个体的发展,最终实现教育目的。
二、简答题
5. 简述幼儿体育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
【答案】幼儿体育是为了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而实施的教育。在其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注重幼儿身体素质的提高
提高幼儿身体素质是幼儿体育的重中之重。在幼儿园体育中,不能把目光放在技能技巧的训练上; 更不能允许为比赛、表演、为幼儿园争名次、争荣誉等目的而进行有伤幼儿身体的任何活动; 要充分考虑幼儿身体的特点,避免小学化,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用丰富多彩、轻松活泼的各种身体活动来促进幼儿体质的增强。
(2)重视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态度
体育活动的功能必须通过幼儿自身的积极参加才可能实现,幼儿对体育活动是否喜欢,是否投入是体育活动成败的关键。因此,实施体育必须重视培养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态度,不能为了达到计划的目标,生硬地强迫幼儿训练或完成某项运动,或因为幼儿不能达到教师的要求而进行惩罚、责备,另外体育活动的难度、趣味性以及活动的设备条件等也是教师要特别关注的。
(3)专门的体育活动与日常活动相结合
专门组织的体育活动是增强幼儿体质的有效途径,但并不是惟一的途径。因为幼儿园体育的某些目标,如培养幼儿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目标,仅仅靠体育锻炼是不能完成的,还必须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培养和训练。因此要实现体育的目标,必须通过多种途径,重视日常生活中的体育。
(4)注意体育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方式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同的体育活动中,教师与幼儿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体育活动时,应采用不同的指导方式。如,在早操活动中,教师的示范很重要; 组织体育课,教师作为活动的指导者,要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来实现活动目标; 体育游戏中则要充分保证幼儿的自主性,户外体育活动中要保证幼儿自由、安全地活动等。
6. 简述保育工作者的工作范畴和任务。
【答案】保育工作者的工作范畴和任务具体分析如下:
(1)保育工作者的工作范畴
①保育工作者首先要有健康的身体,但更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②她们要对保教工作充满热情,关心儿童、热爱工作; 要充分了解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掌握幼儿教育的基本知识和保教技能。
③在日常工作中,保育工作者要时刻注意贯彻“保中有教、教中有保、保教一体化”的原则,在对幼儿实施保育过程中穿插教育活动和要求,在日常生活中贯彻相关的教育原则和要求。
④教师也应在各类教育活动中注意配合保育工作开展相应的保育活动。
(2)保育工作者的任务
①保育工作者应该做到创造性地、健康地促进儿童的发育成长; 促进儿童开放的心灵与生长的自由,注意培养儿童内在的活力与兴趣,发挥儿童的能力和潜能,给儿童以健康、完善的心智成长。
②保育工作者在保育工作中,必须做到了解每一个儿童体内的动机、需要,然后才能解释儿童的行为和发展。
③保育工作者在保育工作中,不只是消极地了解儿童,而应在工作中做出示范,使儿童从每一位保育者的身上得到经验,实现自我,以发展其潜在的本性。
④保育工作者在进行保育工作时,也要注意每一个儿童的个体差异。
⑤保育工作者在进行工作时,对待儿童应该以一般健康、正常人的各种行为与生活的重要问题为主,诸如感情、友爱、道德、责任等。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进一步地促进儿童精神生活的发展。
7. 简述我国幼儿园的性质和任务。
【答案】(1)我国幼儿园的性质
社会制度的性质决定了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的性质。我国幼儿园的性质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同时为幼儿家长安心参加工作提供便利。
(2)我国幼儿园的任务
①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以幼儿园为代表的幼儿教育机构是我国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组织,因此幼儿园通过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来体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②幼儿园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幼儿园不仅是一个教育机构,也是一个社会福利机构,负有为在园幼儿家长服务的任务。幼儿园保护和照顾幼儿有助于解决家长参加工作、学习而子女无人照顾的问题。通过完成这一任务,幼儿园显示出其它教育机构所不可替代的功能,充分体现出幼儿园的特殊价值。
8. 简述托幼机构家长工作的五项原则。
【答案】托幼机构家长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托幼机构家长工作的基本要求。托幼机构的家长工作应遵循如下几个基本原则:
(1)经常性原则
经常性原则即指托幼机构要经常开展家长工作,使托幼机构和家庭养成随时沟通、及时互助的习惯。托幼机构的家长工作应制度化、系列化和经常化,使家庭教育与幼儿教育保持一致的步伐。
(2)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指托幼机构的家长工作应面向全体家长,为全体幼儿服务。保教人员应积极主动地与每个幼儿家长取得联系,与每个幼儿家长真诚合作,对幼儿家长一视同仁,从而为每个幼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