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南财经大学证券与期货学院431金融学综合[专业学位]之金融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判断题
1. 在任何情况下,赤字与货币供给的增长都存在着一对一的关系。( )
【答案】错
【解析】只有当决定信贷扩张与紧缩的只有则政收支状况这一个因素时,赤字与货币供给的增长存在着一对一关系的论断才能成立。
2. 一定时期货币供给量的大小由中央银行决定。
【答案】错
【解析】从货币供给原理来说,货币供给量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从货币供给量的形成过程来讲,它是由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社会公众的行为共同决定的。他们的行为在不同的经济条件下又受各种特别的因素的制约。因此,货币供给量并不是中央银行绝对加以控制的。 3. 一般说来通货膨胀有利于债权人而不利于债务人。( )
【答案】错
【解析】一般说来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
4. 金融脆弱性是内生的。( )
【答案】对
5. 16世纪银行业己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早期银行业经营中的最大特点是贷款带有高利贷性质。( )
【答案】对
二、简答题
6. 简述信用的特征。
【答案】不论信用的形式如何,它们都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1)信用的标的是一种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资金。它的所有权掌握在信用提供者手中,信用的接受者只具有使用权,信用关系结束时,其所有权和使用权才统一在原信用提供者手中。如图所示:
图 资金信用关系示意图
(2)以还本付息为条件。信用资金的借贷不是无偿的,而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信用关系一旦建立,债务人将承担按期还本付息的义务,债权人将拥有按期收回本息的权利。而且利息的多寡与本金额大小及信用期限的长短紧密相关。一般来讲,本金越大,信用期限越长,需要支付的利息就越多。
(3)以相互信任为基础。信用是以授信人对受信人偿债能力的信心而成立的,借贷双方的相互信任构成信用关系的基础。如果相互不信任或出现信任危机,信用关系是不可能发生的,即使发生了,也不可能长久持续下去。
(4)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信用关系赖以存在的借贷行为是借贷双方追求收益(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的结果。不论是实物借贷还是货币借贷,债权人将闲置资金(实物)借出,是为了获取闲置资金(实物)的最大收益,避免资本闲置所造成的浪费; 债务人借入所需资金或实物同样为了追求最大收益(效用),避免资金不足所带来的生产中断。
(5)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产业资金的运动形式是
商业资金的运动形式是而信贷资金的运动形式则是从表面上看,信贷资金的运动只表现为一种简单的“钱生钱”的过程,但这只是一种表面现象。信贷资金从来没有单独的运动,而总是以产业资金运动和商业资金运动为基础而运动的,它有两重付出和两重回流,表现出如下的公式:
7.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的关系如何? 结合次贷危机说明金融风险管理的价值和意义。
【答案】金融创新是金融深化的必然趋势,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客观要求。其内容包括:突破传统的金融格局和金融政策,在金融工具、金融技术、金融体制和金融市场等方面进行明显的变革。金融创新使金融工具多样化、灵活化,创新的工具具有更高的流动性和收益性,适合不同投资者的需要。
金融创新增强了各国货币政策的复杂性,由于创新后的金融工具都增强了支付功能,这必然会增加货币当局在宏观调节中对货币层次划分和控制上的难度; 金融创新使一些国家在既成事实面前被迫放宽某些金融管制,而这又成为推动创新的因素; 金融机构传统的分工格局被突破,彼此业务全面交叉,同业竞争激烈,金融业务日益综合化、全面化。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管理的辩证关系,具体如下:
(1)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是矛盾的统一体。
①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具有统一的关系。金融创新以转移和分散风险为目的,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和技术,促进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提高。同时,风险管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金融创新产生的负面作用,确保金融体系稳健运行,为再次金融创新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②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具有对立的关系。金融创新产生了新的风险,很大程度上是将一种金融风险转化为另一种金融风险,将一种产品风险扩大为整个行业风险,增大了金融体系的不稳
定,削弱了风险管控体系的效用。同时,风险管控体系的规则作用,则可能抑制金融创新的效率。
(2)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是动态博弈关系。
商业银行的发展一方面需要金融创新作为动力,另一方面又需要加强风险管控以维护安全,在相互依存中,不断扬弃,共同发展。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创新逃避风险管控的规制,致使原有的风险管控体系不同程度失效,于是商业银行和监管当局不得不推出新的针对金融创新的风险管控措施进行规制。商业银行为了追逐利润,取得竞争优势,势必又将从事金融创新,多重博弈后,成功的金融创新将是总体上的金融发展加上可控制的风险水平和技术条件下的金融创新。
(3)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体现了效率与安全的关系。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金融效率和金融安全的关系,具有相互补充和相互替代的特点。
①相互补充一方面体现在金融安全是金融效率的基础。因为没有安全的金融体系,金融效率将无从谈起; 另一方面体现在金融效率的提高,有利于增强金融安全。有效的金融市场促使信息传导更充分,市场结构更合理,金融市场的风险分散、转移能力更强,金融体系更为安全。
②金融效率和金融安全之间的替代性表现为,偏重金融效率的提高,而放松金融风险管控可能会破坏金融安全; 偏重金融安全,过度的风险管控可能会降低金融效率。
次贷危机是指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它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2007年8月开始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
金融风险管理对于缓解次贷危机至关重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有效的金融风险管理可以使经济主体以较低的成本避免或减少金融风险可能造成的损失。资金借贷者、外汇头寸持有者、股票买卖者等市场参与者通过对利率、汇率、股票价格的变化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并采用措施对这些市场风险加以规避,可以避免在金融交易中出现亏损。债权人根据严密的资信评估体系对借款人进行筛选,可以在事前规避信用风险; 发放贷款后,债权人还可以凭借完备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防止借款人到期不履行还本付息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