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生物化学参考答案2012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生物化学参考答案:
I. 单选题
1.B , 2.C, 3.A, 4.B, 5.C, 6.E, 7.C, 8.A, 9.B, 10.D,
11.C, 12.A, 13.B, 14.B, 15.D, 16.B, 17.D, 18.B, 19.B, 20.A,
21.C, 22.D, 23. C, 24.D, 25.B, 26. D, 27. C, 28. C, 29.D, 30. A
II. 名词解释
1. 遗传学中心法则;DNA 到RNA 到蛋白质,加上DNA 复制,和RNA 逆转录.
2. 蛋白质一级结构: 蛋白质多肽链中氨基酸残基的排列顺序,也是蛋白质最基本的结构.
3. 氧化磷酸化 生物氧化的释能反应同时伴有ADP 磷酸化生成ATP 的吸能反应,二者偶联,称为氧化磷酸化。
4. DNA半保留复制 一个亲代DNA 分子复制一次所得到的两个子代DNA 分子,两条链里的一股是来自亲代,另一股是新合成的,即“新、旧”各半,称半保留复制。
5. 辅酶和辅基: 结合酶由两部分构成:酶蛋白+辅助基团,其中与酶蛋白结合疏松,可以用透析方法除去的是辅酶,而与酶蛋白结合紧密,不能通过透析将其除去的是辅基。
6. 生物氧化在生物体内,从代谢物脱下的氢及电子﹐通过一系列酶促反应与氧化合成水﹐并释放能量的过程。也指物质在生物体内的一系列氧化过程。主要为机体提供可利用的能量。
7. 主动运输 指物质逆浓度梯度,在载体的协助下,在能量的作用下运进或运出细胞膜的过程。
8. TCA循环 又名三羧酸循环。是体内物质糖类、脂肪或氨基酸有氧氧化的主要过程。通过生成的乙酰辅酶A 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三羧酸) 开始,再通过一系列氧化步骤产生CO2、NADH 及FADH2,最后仍生成草酰乙酸,进行再循环,从而为细胞提供了降解乙酰基而提供产生能量的基础。
9. 糖异生作用由非糖物质如乳酸、甘油等在肝中转变为糖的过程。
10. 脂肪酸的β-氧化 指脂肪酸在氧化分解时,碳链的断裂发生在脂肪酸的β-位,即脂肪酸碳链的断裂方式是每次切除2个碳原子。
11. 核酸内切酶 在核酸水解酶中,为可水解分子链内部磷酸二酯键生成寡核苷酸的酶,与核酸外切酶相对应。
12. 蛋白质互补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食物蛋白质混合食用,其中所含有的必需氨基酸取长补短,相互补充,达到较好的比例,从而提高蛋白质利用率的作用,称为蛋白质互补作用。
13. 必需氨基酸 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
14. 冈崎片段DNA 不连续复制产生的长约1~2kb 的片段,随后共价连接成完整的单链。这是以发现这种片段的日本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的。
15. 启动子DNA 分子上能与RNA 聚合酶结合并形成转录起始复合体的区域,在许多情况下,还包括促进这一过程的调节蛋白的结合位点。
16. 操纵子 转录的功能单位。很多功能上相关的基因前后相连成串,由一个共同的控制区进行转录的控制,包括结构基因以及调节基因的整个DNA 序列。主要见于原核生物的转录调控。
17. 第二信使 细胞表面受体接受细胞外信号后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称为第二信使。
18. 反馈抑制 是指最终产物抑制作用,即在合成过程中有生物合成途径的终点产物对该途径的酶的活性调节,所引起的抑制作用。
19. 糖酵解 指在氧气不足条件下,葡萄糖或糖原分解为乳酸的过程,此过程中伴有少量ATP 的生成。
20. Km在数值上等于酶促反应速度达到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所对应的底物浓度,是酶的特征常数之一。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