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学位]之新闻理论十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新闻职业道德
【答案】新闻职业道德是指新闻工作者自立的行为准则。与新闻法规是一种他律不同,它是一种自律(行业的自我约束,个人的自我约束),主要以行业内部的相互监督、个人的自觉来抵御社会上种种诱惑,防范不良行为,并借助于舆论力量促使新闻工作者自觉地遵守。其内容主要包括职业理念、职业态度、职业纪律、职业责任等四个基本方面。
2. 广播
【答案】广播是以无线电波(或导线)所传送的声音为媒介的大众传播工具。广播电台最早是娱乐工具。1920年8月31日,美国底特律8MK 实验电台广播了一条关于密执安州州长的新闻。这条新闻被认为是最早的广播新闻。1920年10月27日,美国商务部向匹兹堡的KDKA 电台颁发营业执照,根据美国商务部记载,这是具有合法经营权的第一家电台。11月2日晚上8点,KDKA 电台开始播音,KDKA 电台的播音标志着广播事业的正式诞生,掀开了世界新闻事业新的一页。1940年12月30日,延安的新华广播电台开始播音,呼号为XNCR 发射功率约300瓦,这是中国共产党所创办的第一个广播电台。1940年12月30日被确定为中国人民广播事业创建纪念日。
3. 政治性报纸
【答案】政治性报纸是以追求政治利益为目的,多由政党、政治团体、国家机关来主持,用以宣传一个政党、政府的政治主张、纲领、政策。报纸新闻以政治、经济、军事等硬新闻为主,并且非常重视言论,如中国的《人民日报》、日本的《赤旗报》、意大利的《团结报》等。
4. 新闻法规
【答案】新闻法规是国家以立法形式通过的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条文和行政颁布的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规定、规则。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采取法律形式对新闻传播活动加以规范。世界各国的新闻法规有三种形式:①以立法形式正式颁布的《新闻法》,欧洲多数国家都采取此方式; ②以最高法院和上级法院的判例为标准来审理新闻案件,即判例法,而没有成文的《新闻法》,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使用; ③有些国家没有单独成文的《新闻法》,而把新闻法规的有关条文写入《宪法》、《民法》、《刑法》以及其他专用的法律条款中,在日本、新加坡、印度、中国等国家被采用。
5. 新闻指导性
【答案】新闻指导性是指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来宣传一定的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把
受众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去。对我国的新闻事业来说,新闻的指导性就是新闻工作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力法,用党的力-针、政策来影响、指导受众的思想和行动,帮助受众明白形势,明辨是非,明确利弊,引导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共图改革开放大业。
6. 政务微博
【答案】政务微博是指中国政府部门推出的官方微博账户,力行“织博为民”。政务微博在社会管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引导、倾听民众呼声、树立政府形象、群众政治参与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政务微博关注的对象分为二类:一是关注其他省市自治区的相同部门的微博,及时获取同行的信息,充分借鉴经验、做法为自己所用,来改进本部门的工作; 二是关注与自己所分管业务和行业相关领域的意见领袖的微博。
7. 电子书
【答案】电子书是指将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讯息内容数字化的出版物以及植入或下载数字化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讯息内容的集存储介质和显示终端于一体的手持阅读器。电子书可以订阅众多电子期刊、书和文档,也可以从网上自动下载所订阅的新闻和期刊,还可以将自己购买的书和文档储存到阅读器上。阅读器采用翻页系统,电子书现在已发展成为一种知识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
8. 新闻失实
【答案】新闻失实是指在新闻报道中事实不准确和不真实,或将带有偏见的解释编入新闻报道之中。以实际情况看,新闻失实最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添枝加叶,层层拔高; 要件残缺,隐瞒事实; 偷梁换柱,移花接木; 因果不符。就其性质来说,新闻失实可分为故意性失实和非故意性失实。非故意性失实是指在采写编新闻过程中,作者并没有觉察到自己报道的事实与实际情况不符,这种失实多半是由于作者在采访中获得的原始材料失实造成的; 有的采访不深入,以讹传讹,造成失实; 也有编辑把关不慎,核对不严造成的。故意性失实是指明知道自己所写的新闻与实际情况不符,却明知故犯,造成新闻失实。
二、简答题
9. 技术在新闻传媒的形态变化中有怎样的作用。
【答案】对新闻媒介形态的变化而言,技术扮演了核心的推动作用。没有技术的进步,就不可能有媒介形态与功能的不断进步。
(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由于生产力和技术水平极端低下,人类只能凭借体语和简单的信号进行信息传递。随着社会的进步,语言和文字得以发明,这促成了人类传播史上第一次伟大的变革,即信息可以借助文字进行编码并传布久远。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更为人类传播提供了简便的载体,并为信息的大规模复制和广泛传播提供了可能性。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成了电子媒体的诞生,人类信息传播的速度大为提升。随着卫星和
互联网的出现,信息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流动,人类媒介技术的进步,使得人类以时间压缩空问成为当今时代最为鲜明的特征。
(2)尽管技术的进步对媒介的演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技术不是决定媒介发展的根本力量。技术对媒介的影响,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因此,不能孤立地看待技术在媒介演进中的角色。应该承认,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所产生的信息传递需求,是媒介演进的根本决定要素,正是这种需要,推动着传媒朝着更迅速、更广泛、更逼真的方向发展着。
10.新闻传播公正性有哪几方面的要求?
【答案】新闻传播的公正性是指新闻媒介为争议双方提供平等利用媒介的机会,所以公正性又称“公平原则”或“平等原则”; 公正性还包括传播者对新闻事实所持的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新闻传播公正性的含义,十分简单和明确,主要包括这样三方面的要求:
(1)新闻传播者不以一己之立场,片面地报道事实与提供只是自己赞成的一方面的意见,压制、不报道或歪曲报道另一方面的事实或自己反对的一方的意见。
(2)新闻传播者不以一己之立场与观点,选择、报道与评价、解释事实,并通过这种选择与解释误导受众,造成对部分不同意见者的压力和伤害。
(3)新闻传播者不以一己之立场,剥夺部分人利用媒介传播自己赞同的立场与意见的权利和机会,使媒介的性质,由“社会公器”蜕变为“个人私器”。
如果换一种正面的叙述,新闻传播公正性的科学含义,主要包括:传播者负有社会责任和职业道义,保障公民享有平等的从媒介获得资讯、发表意见、进行申辩和反对他人观点的权利和机会,传播工作者不享有传播自己个人意见与片面事实,并以个人意见与片面事实压制他人意见与其他事实公开传播的特权与自由。
11.简述报纸的分类。
【答案】报纸主要有五种分类方法:
(1)以办报方针划分
①政治性报纸。以追求政治利益为目的,多由政党、政治团体、国家机关来主持,用以宣传一个政党、政府的政治主张、纲领、政策。报纸新闻以政治、经济、军事等硬新闻为主,并且非常重视言论。
②商业性报纸。以追求利润为主要目的。报纸竭力开拓销路以争取广告客户,提高广告收费标准。内容一味迎合读者,一般不重视言论,有些以消息的量多、迅速而吸引读者,有些以凶杀、色情、奇闻趣事等新闻刺激读者。
③政治性的企业报(政企合一型)。既追求利润又追求政治利益,经济上作为信息产业独立经营,政治上有既定目标。如旧中国著名的《大公报》是中国第一章政企合一型报纸。
(2)以报纸内容分
①综合性报纸。面向整个社会,包括各行各业、各个阶层、各个年龄层次的读者,刊登政治、经济等各方面新闻,如我国的《人民日报》等。综合性报纸应满足读者了解世界、国家或本地区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