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2005社会调查研究方法考研试题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研真题
● 摘要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8分,共48分)
1. 个案文献法
2. 分层抽样
3. 横剖研究
4. 抽样框
5. 操作定义
6. 构造效度
二、判断改错(判断下列各题的对错,并将错误之处改正。每小题4分,共20分)
1.总体规模越大,所需的样本数也越多。当N ≤100时,应进行全面调查,总体规模从一千增
到一万时,样本必需量也有所增长,但当总体规模在一万以上时,样本必需量则迅速增长。( )
2.定距测量的结果不仅能区分事物的大小顺序,而且能够进行乘除运算。( )
3.中位数是用来表示定类以上测量层次的统计量。( )
4.整群抽样的步骤是,先将总体各单位划分为若干群,然后以群为单位从中随机抽取若干群,
并对选中的群内所有单位进行全面的调查,因此整群抽样要求群内分子的同质性较高。( )
5.问卷中的问题可分为开放式问题与封闭式问题两种。封闭式问题的优点是资料便于整理,但
不足之处是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研究课题的操作化包括哪些内容?
2.设计问卷应注意哪几个问题?
3.影响观察准确性的因素有哪些?
4.文献法的优缺点有哪些?
四、论述说明题(每小题21分,共42分)
1.试比较分析社会学中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的优缺点,你是如何看待这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的。
2.以下为SPSS 回归分析的结果,数据来自1999年在福建省寿宁县和厦门农村的入户问卷调查。
请你对分析的结果进行解释。
Model Summary Model
1 R .234(a)R Square .055Square .046the Estimate.8519
a Predictors: (Constant), 是否当过村组干部, 性别, 人均家庭收入,年龄, 是否参过军, 是否党员,上学年限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