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面向师范生技能培养的微格教学支持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关键词:师范生技能,微格教学系统,支持服务系统,设计研究,对象建模技术

  摘要


在信息化教育背景下,数字化校园建设不断发展升级,促使学习者转变学习方式,借助各种学习支持服务完成学习任务,完善个体知识、能力的建构,促进个体发展,从而使数字化学习、网络学习趋于常态化。在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生技能的训练与培养是师范生在校学习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构成教师综合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微格教学作为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师范生技能的主要途径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我国以来,经历了从无到有至成熟发展的过程。随着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微格教学系统呈现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特征,与之相应,基于微格教学系统培养师范生技能的研究也逐步呈现多角度、多样化特征。在基于微格教学系统的师范生技能培养的研究中,虽然研究者从理论和实践应用的角度分析了微格教学系统对师范生技能培养的原理及效果,但是少有研究者从微格教学支持服务系统的设计角度探究对师范生技能培养产生的影响。针对此研究现状,本文从明确微格教学支持服务系统定义入手,分析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从应用现状中描述问题,确定系统需求,进而构建微格教学支持服务系统模型,完成微格教学支持服务系统的设计。 借助微格教学系统提供的支持服务,在数字微格教学环境中提升学习者技能培养的效果,促进师范生专业发展,是对微格教学支持服务系统进行设计研究初衷与最终目标。
本文共分为五章阐述面向师范生技能培养的微格教学支持服务系统设计研究的过程:
第一章 从理论和实践研究的角度阐述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明确研究内容,描述研究方法及思路。
第二章 对微格教学支持服务系统的相关概念做出界定,主要包括微格教学、学习支持服务、微格教学系统、支持服务系统,分析概念之间的关联性,确定微格教学支持服务系统的概念及组成要素。通过文献分析,对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进行总结,从教学设计、研究方法的角度出发,将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确定为人本主义、混合学习、情境认知理论、活动理论、软件工程理论等。
第三章 提出问题,通过描述微格教学支持服务系统理论与实践研究中的问题,确定需求分析的理论起点,建立需求分析模型,从教学过程、用户及系统功能角度阐述需求分析,构建微格教学支持服务系统理论模型。
第四章 阐述系统设计的方法与工具,明确系统设计原则。利用面向对象建模技术,在微格教学支持服务系统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对系统构成的子系统进行说明,通过设计、描述参与者行为分解系统功能,依据参与者角色定位划分系统参与者功能模块,完成系统的总体设计。在系统的详细设计中,使用UML建模工具,借助用例图、时序图、状态图,完成系统的静态建模和动态建模,对系统对象进行用例分析与用例描述,在此基础上完成系统数据库设计,最后通过系统约束设计、接口设计及界面设计完成系统的外部设计。
第五章 对研究过程中的工作进行总结,阐述本研究的创新点。对研究工作中的不足做出说明,展望研究后续工作,对微格教学支持服务系统研究提出期望。
 
关键字:师范生技能,微格教学系统,支持服务系统,设计研究,对象建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