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F057学前教育学与儿童发展心理学之学前教育学考研复试题库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幼儿教育(广义)

【答案】幼儿教育是指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其涵义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幼儿教育(广义)指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心理各方面发展的活动都可以称为幼儿教育。例如,幼儿在家看电视、看图书、帮父母做家务劳动,或随成人去旅游、参观、看电影,参加社会活动等都是幼儿教育。幼儿教育能够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开发大脑潜力,促进智力发展; 发展个性,促进人格的健康发展; 培育美感,促进想象力、创造性的发展。

2. 活教育

【答案】活的教育就是指不同于书本主义的教育。尽量利用儿童的手、脑、口、耳、眼睛,打破只用耳朵听,眼睛看,而小用口说话,用脑子想事的教育。活教育是陈鹤琴于1940年办江西幼师时提出的,包括:“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三大部分。其中,活教育的目的论是指“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活教育的课程论是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而活教育的方法论是指“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3.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

【答案】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是指幼儿园每天进行的所有教育活动。它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和其他活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包括:接待幼儿入园,早操,教育活动(有组织的集体活动和小组活动等),间隙活动,自由游戏活动,进餐,睡眠,午点,离园,晚间活动和盟洗等。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和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使其成为有机的一个整体,让幼儿在自然的生活中身心健康地发展。

4. 幼儿智育

【答案】幼儿智育是幼儿教师根据幼儿认识活动特点和认知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进行探索活动,以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并培养良好学习品质的教育。其主要对应于幼儿园课程中的科学和语言教育领域,促进幼儿语言和认知的发展。幼儿智育应当根据幼儿发展的特点来进行。婴幼儿时期是智力急剧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其智力活动往往带有明显的行动性、直观形象性,这些特点贯穿于幼儿智力活动的各个方面。幼儿智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多种感官和运用语言的基本技能能力,以及初步的动手能力。

二、简答题

5. 如何理解幼儿的活动?

【答案】幼儿的活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1)幼儿的活动的作用

活动是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幼儿是在与环境积极地相互作用过程中实现自身的发展的,这一相互作用过程就是“活动”。幼儿园里每天进行的各种活动,如体育活动、生活活动、游戏等等,都是幼儿与环境中的不同对象(如玩具、老师、同伴等等),进行相互作用的过程,没有这些活动幼儿是不可能发展的。

(2)幼儿的活动的分类幼儿的活动可大致分为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两类。内部活动是指不可见的幼儿的生理、心理活动,外部活动指可见的幼儿的实践活动。无论哪种活动,幼儿都是活动的主体。对其具体分析如下:

①幼儿的生理活动。幼儿的生理活动是满足身体的发展需要的最基本的活动,它无时无刻不在幼儿的身体内部进行着。幼儿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生长发育的“内部工作”特别艰巨。家长、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需要。

②幼儿的心理活动。幼儿的心理活动与生理活动一样,也是必须由幼儿自己进行的、极其艰巨的“内部工作”。幼儿作为自己心理活动的主体,在作用环境的同时,他必须自己去观察、理解、记忆、思考、做出判断,靠艰苦的练习和长时间的经验去学习语言等等。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适应任务。幼儿的心理活动带着鲜明的个体特征,如幼儿性格多种多样,兴趣各不相同; 幼儿心理活动虽然是内部活动,但常常有可见的外显行为,如幼儿情绪愉快时,就会又唱又跳,计算时常用手的动作来帮助思维等。

③幼儿的实践活动。幼儿的实践活动主要指幼儿与周围环境中的人或物直接相互作用的外部活动,它是与幼儿的生理、心理活动交融为一体、统合进行的最富有发展价值的综合性活动。幼儿实践活动大致分为两类,一是操作实际物体的活动; 二是人际交往活动。前者是幼儿摆弄和操作实际物体如玩具、工具、日常用品等,与物体相互作用的活动; 后者是指幼儿与成人(主要是教师和家长)和幼儿同伴之间相互作用,建立起某种关系与联系的社会性活动。

最后,还要注意的是,内部活动(生理活动、心理活动)与外部活动(实践活动)是不可分割、交融在一起进行的。无论哪种活动,幼儿都是活动的主体。幼儿教师在幼儿的活动中要认识到这一点,不能将两者割裂开。

6. 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答案】学前教育是全面启蒙奠定基础的教育。根据《教育法》中规定的教育目的和学龄前儿童的身心发展需求以及社会发展的趋势,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中得以完整表述,即:“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具体来讲,我国学前教育的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体育目标

体育目标旨在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技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2)智育目标

智育目标旨在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意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3)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旨在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休、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4)美育目标

美育目标旨在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上述四个方面构成了学前儿童全面素质的提高,体现了我国学前教育培养人才的规格和发展方向。

7. 简述张雪门的自由教学法的步骤。

【答案】张雪门是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他的自由自动教学法的实施包括五个步骤,具体内容如下:

(1)引起动机

在此步骤中,教师利用自然变化、设备的改变来引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这个过程可由教师来安排,但也可以是儿童自发的。

(2)课前准备教师做好一切材料的准备工作,其中包括熟悉教材内容,了解教具的使用以及儿童教的准备等。

(3)决定目的

这一步骤是教师帮助儿童确定活动目的,从而使教师在指导儿童时就有了一定的标准。

(4)制定计划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就要有周密的计划。这些计划要包括教学进度内容、地点及过程等几方面。

(5)评论

在每一个教学单元进行完毕后,教师就要对自己以及儿童进行评价工作。在评价中,教师要了解自己在教学中的得与失以及儿童在各方面的表现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为以后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8. 简述福禄培尔的幼儿教育理论。

【答案】福禄培尔的幼儿教育理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