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陕西科技大学936货币银行学(同等学力加试)之金融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克鲁格曼三角形

保罗·克鲁格曼认为,一个国家的金融政策有三个基本目标:(1)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2)汇率的稳定性; (3)资本自由流动。而这三个目标是不可能同时实现的,他用一个三角形来表示其中的关系(见图)。

图克鲁格处三角形

三角形的三个角代表金融政策的三个基本目标。如果某一国家或地区的金融政策选定了某一条边,则意味着它也选定了该边两端的政策目标; 而与该边相对的角所表示的政策目标则无法实现。这一表述,称为克鲁格曼的三角形或“三元冲突”。

【答案】

2. 金融监管体制

【答案】金融监管体制是指金融监管的制度安排,它包括金融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施加影响的机制以及监管体系的组织结构。由于各国历史文化传统、法律、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差异,金融监管机构的设置颇不相同。根据监管主体的多少,各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大致可以划分为单一监管体制和多头监管体制。

3. 表外业务

【答案】表外业务是指凡未列入银行资产负债表内且不影响资产负债总额的业务。广义的表外业务既包括传统的中间业务,又包括金融创新中产生的一些有风险的业务,如互换、期权、期货、远期利率协议、票据发行便利、贷款承诺、备用信用证等业务。通常提及的表外业务专指后一类,属狭义表外业务。其中,远期利率协议是一种远期合约,买卖双方商定将来一定时间段的协议利率,并指定一种参照利率,在将来清算日按规定的期限和本金数额,由一方向另一方支付协议利率和届时参照利率之间利息差额的贴现金额; 票据发行便利是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中期

周转性票据发行融资的承诺,属银行的承诺业务; 备用信用证是银行担保业务的一种主要类型,通常是为投标人中标后签约、借款人还款及履约保证金等提供担保的书面保证文件。

4. 直接标价法(Direct Quotation)

,指以一定单位(【答案】直接标价法又称“应付标价法”或“价格标价法”(1或100, 10000

个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折成若干单位的本国货币来表示汇率的标价方法。它是与间接标价法相对应的汇率标价方法。在此标价法之下,汇率是以本国货币表示的单位外国货币的价格。汇率越高,表示单位外币所能换取的本国货币越多,表明外国货币的币值越高、本国货币的币值越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上绝人多数国家目前都采用直接标价法。

5. 周期性不平衡(Cyclical Disequilibrium)

【答案】周期性不平衡是指一国经济周期波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当一国处于经济衰退时期,社会总需求下降,进口需求相应的下降,经常项目赤字减少或盈余增加。从资本与金融项目看,当一国处于经济衰退时期,投资前景黯淡,资本流出增加,从而使资本与金融项目赤字增加或盈余减少。相反,当一国处于经济繁荣时期,社会总需求上升,进口需求相应的上升,进而使经常项目盈余减少或赤字增加。从资本与金融项目看,当一国处于经济繁荣时期,投资前景看好,资本流入增加,资本与金融项目盈余增加或赤字减少。可见,经济周期对经常项口和资本与

金融项日的作用是相反的,因此,其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取决于它对经常项日和资本项目的净效应。

6. 竞价成交

是指在对同——种证券有不止一个买方或卖方时,买方交易员和卖方交易员从当时成交价逐

步向上、向下报价; 当仟一买方交易员与任一卖方交易员的报价相等时,则这笔买卖即拍板成交。

【答案】

7. 货币面纱论

【答案】即认为货币对实际产出水平不产生影响的典型理论。“面纱论”认为,货币对于实际经济过程来说,就像罩在人脸上的面纱,它的变动除了对价格产生影响外,并不会引起诸如储蓄、投资、经济增长等实际经济部门的变动。如果说,在一定条件下,货币供给在短期内还具有增加实际产出的效应,从长时期考察,也只能增加名义产出量,而不能提高实际产出水平。

8. 格雷欣法则(Gresham'slaw )

【答案】格雷欣法则又称“劣币驱逐良币律”。在金银复本位制下,金银两种货币按国家规定的法定比例流通,结果官方的金银比价与市场自发金银比价平行存在。当金币与银币的实际价值相背离,从而使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良币”)被收藏、熔化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货币(即“劣币”则充斥市场,这就是所谓的“劣币驱逐良币”。

二、简答题

9. 利率对于货币需求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答案】货币需求指人们在不同条件下出于各种考虑对持有货币的需求。根据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主要受收入和利率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利率是影响货币需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可分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两方面。具体表现如下:

(1)替代效应:如果当前的利率水平提高,则预期利率水平将下降并从而债券价格将提高,即债券相对于货币的收益上升。这就会鼓励财富保有者冒较大的风险一一少持有货币,多持有债券。这是利率提高产生的“替代效应”。

(2)收入效应:由于利率提高意味着财富保有者收入的增加,收入效应会使他们持有较多的货币; 反之,如果利率下降,财富保有者收入减少,收入效应则会使他们持有较少的货币。以上分析表明,收入效应使货币需求与利率朝相同的方向变化,而替代效应则使货币需求与利率朝相反的方向变化。故利率对货币需求的影响取决于两种效应的相对大小。但在一般情况下,替代效应要大于收入效应,因此,货币需求总是同市场利率呈反方向变化。

10.分析财政支出增长趋势的学说有哪些?

【答案】财政支出增长似乎是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一条规律。社会主义国家的支出比重在改革以前也呈现出扩张的趋势,改革时期或有下降,但一旦经济体制迈上市场经济的运行轨道并达到一定阶段以后,下降趋势就会转为趋于上升。

分析财政支出增长趋势的学说主要有:

(1)瓦格纳法则:指的是公共部门的相对增长,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也随之提高。瓦格纳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随着经济的工业化,市场与市场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会复杂,需要建立司法组织建立和执行法律,也就需要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和法律的设施)和经济因素(工业发展推动都市化的进程,需要政府进行管理与调节,以解决拥挤等外部性问题)。

(2)皮考克与威斯曼的支出增长论:他们提出了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因素(正常情况下收入上升、税收上升,政府支出与GDP 上升成线性关系)与外在因素(如果出现外部冲突,政府

,并认为,外在因素是说明公共支出增长超过GDP 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 可能会被迫提高税率)

(3)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支出增长论:他们用经济发展阶段论来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公共部门为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基础设施; 中期阶段,政府投资还应继续进行,但只是对私人投资的补充; 经济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从基础设施支出转向对教育、保健和福利的支出,这方面的增长将超过其他方面的支出,也会快十GDP 的增长速度。

11.如何认识金融业标准? 中国在实施这些标准时应持何种态度?

【答案】(1)金融业标准是金融行业须共同遵守的统一规范和通用语言,是能对金融业务活动做出明确界定并作为衡量相关金融行为的参照系。

金融业标准目前主要集中在“金融部门评估规划”(FSAP )中。“金融部门评估规划”由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