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化物治疗甲状腺危象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使有机碘形成减少。 使增生的甲状腺缩小。 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 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释放。 反馈性抑制垂体释放促甲状腺素。
食管癌淋巴转移部位依次为纵隔、腹部、气管及支气管、肺门及支气管旁。
男,48岁,吸烟24年,每天吸烟20支该患者在全科医师帮助下终于成功戒烟,在戒烟过程中,医生的支持、帮助是()。 A.促成因素。 强化因素。 反馈因素。 信息因素。 倾向因素。
女孩,8个月。2小时来哭闹,稀便1次。体检:体温37.5℃,神志清,颈无阻力,咽正常,心肺无异常。腹部查体不合作。大便常规:白细胞5~10/HP,红细胞15~20/HP,吞噬细胞0~1/HP,以细菌性痢疾收入院。入院后仍有哭闹,无腹泻。首先应做的检查是() A.肛指检查。 腹部X线平片。 大便常规及培养。 血常规。 血培养。
患儿女,1岁。因发热2天,全身性抽搐1天就诊。既往有抽搐史,查体:体温39.2℃,心率150次/L,白细胞10×109/L,意识清楚,精神差,无皮疹,呼吸不规则,骨骼未见畸形,双侧巴宾斯基征(+)。以下病史中对该疾病最有诊断意义的是() A.喂养史。 高热惊厥家族史。 发热后突发惊厥。 癫痫家族史。 围生期缺氧史。
患者男,40岁,因“头部受棒击,昏迷8h”来诊。偶能睁眼。查体:T37℃,P88次/min,R20次/min,BP130/85mmHg;右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右眼眶周围肿胀,皮下有淤血;左上肢不能活动,左侧巴宾斯基征(+)。颅脑X线片:右眼眶骨折。颅脑CT: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高压形成的原因有(提示患者逐渐出现颅内高压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