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昆明)652药学基础综合之微生物学教程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液态镶嵌模型。

【答案】液态镶嵌模型是指Singer 和Nicolson 于1972年提出的关于细胞膜结构的模型。其要点为:①膜的主体是脂质双分子层;②脂质双分子具有流动性;③整合蛋白因其表面呈疏水性,故可“溶”于脂质双分子层的疏水性内层中;④周边蛋白表面含有亲水基团,故可通过静电引力与脂质双分子层表面的极性头相连;⑤脂质分子或脂质与蛋白质间无共价键结合;⑥脂质双分子层犹如“海洋”,周边蛋白可在其上作“漂浮”运动,而整合蛋白则以“冰山”沉浸在其中作横向移动。

2. 耐氧菌。

【答案】耐氧菌是耐氧性厌氧菌的简称,指一类可在分子氧存在下进行发酵性厌氧生活的厌氧菌。

3. 血浆凝固酶。

【答案】血浆凝固酶是能使血浆加速凝固呈纤维蛋白屏障,借以保护病原体免受宿主吞噬细胞和抗体作用的酶。

4. 巨噬细胞。

【答案】巨噬细胞是一类存在于血液、淋巴和多种组织中的大型单核细胞,寿命长,可作变形虫状运动,并有吞噬和胞饮功能。巨噬细胞起源于骨髓干细胞,它在不同组织中有不同的名称。功能很多,如吞噬和杀菌作用、抗原呈递作用、免疫调节作用和抗癌作用等。

5. 缺陷噬菌体。

【答案】缺陷噬菌体是指由于脱离宿主核染色体过程中发生低频率的误切或由于双重溶源菌的裂解而形成的一类温和噬菌体的突变体。

6. 菌索。

【答案】菌索是指具有促进菌体蔓延和抵御不良环境等功能的白色根状菌丝组织。一般产自伞状真菌,常在腐朽树皮下或地下见到。

7. 厚垣孢子。

【答案】厚垣孢子是一些真菌在不良的环境条件下,细胞原生质收缩变成近圆形,外生的一层厚壁结构,当环境条件适宜时,它可以萌发重新长出菌丝。

8. 平板菌落计数法。

【答案】平板菌落计数法是活微生物个体数的常用计数方法之一。把一定量稀释液浇注或涂布在固体培养基平板上,经培养后,每一活细胞就形成一个单菌落,依菌落形成单位数乘以稀释倍数度即可求得试样中所含的活菌数。

9. 光介导紫膜ATP 合成。

【答案】光介导紫膜A TP 合成是指嗜盐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光能所造成的紫膜蛋白上视黄醛辅基构象的变化,使质子不断驱至细胞膜外,从而在膜两侧建立一个质子动势,再由它来推动A TP 酶合成A TP 。

10.细菌沥滤。

【答案】细菌沥滤是指利用化能自养细菌对矿物中的硫或硫化物进行氧化,使它不断生产和再生酸性浸矿剂,并让低品位矿石中的铜等金属以硫酸铜等形式不断溶解出来,然后再采用电动序较低的铁等金属粉末进行置换,以此获得铜等有色金属或稀有金属的过程。

11.羧酶体(carboxysome )。

【答案】羧酶体是指在若干化能自养细菌中含有的多角形细胞内含物。大小与噬菌体相仿,约lOnm , 内含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在自养细菌的

12.发酵罐。 固定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答案】发酵罐是指一种最常规的微生物液体培养装置。一般是指一钢质圆形直立容器,其底和盖为扁球形,中央有旋转轴和搅拌叶,底部有无菌空气通入管和出料口。顶部由投料口、观察窗和排气口,外层有保温夹套和测温装置等。

二、简答题

13.古生菌的细胞壁、细胞膜有哪些特征?

【答案】(1)细胞壁的特征:在古生菌中,除没有细胞壁外,其余都具有与真菌功能相似的细胞壁,其成分包括假肽聚糖(结构与肽聚糖类似)、独特多糖、硫酸化多糖、糖蛋白、蛋白质,但其含量与真菌差别很大。

(2)细胞膜的特征:

①古生菌的细胞膜主要由磷脂组成,但是具多样性,亲水头与疏水尾间是通过醚键而不是酯键相连;

②存在着独特的单分子层膜或单、双分子层混合膜,而真细菌或真核生物的细胞质膜都是双分子层。

14.微生物的分类单元有哪些?基本分类单元是什么?

【答案】(1)微生物的分类单元的定义:

分类单元是指具体的分类群,如原核生物界、肠杆菌科、枯草芽孢杆菌等都分别代表一个分类单元。

(2)细菌的分类单元有:

细菌的分类单元也分为七个基本的分类等级或分类阶元,由上而下依次是界、门、纲、目、科、属、种。在分类中,若这些分类单元的等级不足以反映某些分类单元之间的差异时也可以增加亚等级,即亚界、亚门...... 亚

种,在细菌分类中还可以在科(或亚科)和属之间增加族和亚族等级。

15.为什么16S (18S )rRNA 目前被挑选作为研究微生物进化的主要对象?

【答案】16S (18S )rRNA 目前被挑选作为研究微生物进化的主要对象的主要原因有:

(1)16S (18S )rRNA 普遍存在于一切细胞内,不论是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因此可以比较它们在进化中的相互关系;

(2)16S (18S )rRNA 的生理功能及时重要又恒定;

(3)16S (18S )rRNA 在细胞中的含量较高、较易提取;

(4)编码rRNA 的基因十分稳定;

(5)rRNA 的某些核苷酸序列非常保守;

(6)相对分子量适中,信息量大、易于分析。

16.农村秸秆资源很丰富,你能否应用分离技术及相关微生物知识,将其变废为宝,简述你的设计方案及其工艺过程。

【答案】设计方案及其工艺过程: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配制选择培养基,用稀释平板法分离秸秆上的微生物,经一段时间培养后,从平板上挑取合适菌落进行性能鉴定(经过初筛和复筛)筛选出纤维素酶活性较高的菌株。然后可以用此菌株进行秸秆发酵制成纤维素酶而用于饲料添加剂,或直接用于秸秆发酵制成发酵饲料以饲喂家畜。

17.某些微生物对生长因子的需求具有较高的专一性,可利用它们通过“微生物分析”

(microbiologic alassay)对样品中维生素或氨基酸进行定量。试设计实验利用某微生物对某一样品维生素的含量进行分析。

但含有过量其他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分装于一系列试管,分别定量接入

标准样品及待测样品,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的含【答案】实验设计方案如下: (1

)将缺乏维生素用于测定的微生物; (2)在这些试管中分别补加不同量的维生素(3)以微生物生长量(如测定

量。

)值对标准样品的量作图,获得标准曲线; (4)测定含待测样品试管中微生物生长量,对照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品中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