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664艺术学概论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直播

【答案】直播是指广播电视节日的后期合成与播出同时进行的播出方式,分为电视现场直播和网络直播。电视现场直播是指在现场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同时制作和播出电视节日的播出方式,其充分体现广播电视媒介传播的优势。网络直播是指在现场随着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同步制作和发布信息,具有双向流通过程的信息网络发布方式。电视直播显现的时空既有现在时又有过去时; 网络直播除具备电视的两大时空之外还具有压缩时空的功能,如同步的文字直播、图片直播、赛事直播、手机直播和比分直播等各种直播频道和样式。

2. 艺术风格

【答案】艺术风格是艺术作品在整体卜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它是通过艺术作品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更为深刻、更为本质性的时代、民族及艺术家个人的审美理想等内在特征的外部印记。艺术风格既有鲜明的多样性特点,又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

3. 王国维

【答案】王国维是中国近代重要的史学家、美学和文艺理沦家。他把西方美学和文艺思想与中国古代美学和文艺思想融合起来,把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的逻辑思辨方法与乾嘉学派的考据方法结合起来,进行美学和文艺理论以及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史研究。王国维所著《人间词话》是我国第一部古代戏曲艺术史专著,其著作结集为《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

4. 列夫·托尔斯泰

【答案】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所著《复活》、《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等均为不朽之作。文学创作的同时,托尔斯泰还以浓郁的兴趣探讨了一些重要的美学问题,所著《莫泊桑文集序》、《艺术论》、《论莎士比亚及其戏剧》等,提出了一系列值得重视的美学见解。托尔斯泰是艺术表情论的著名代表,他认为艺术的功能与使命就是在人际间建立普遍的情感联系,艺术品的水平取决于情感的真诚、独特、清晰所产生的感染力。在《艺术论》中,托尔斯泰详细论述了情感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中的作用。他指出,艺术的感染力是区分真正艺术和虚伪艺术的标志。艺术感染力的程度取决于艺术家对生活的理解和解释。他以特有的概括的广度,创造了史诗体小说,是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一,它的文学传统不仅通过高尔基而为苏联作家所继承和发展,在世界文学史中也有巨大的影响。

5. 艺术创作活动

【答案】艺术创作活动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欲望的推动下,运用已掌握的艺术创作本领,以生

活中得来的素材为材料,围绕一定的主题倾向,进行艺术思维,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艺术意象,并能运用艺术语言和各种表现技巧,把它物化为供人欣赏的艺术形象。简言之,即艺术作品的全部创作活动过程,一般可分为生活体验、艺术构思、意象物化三个重要阶段。

6. 艺术真实

【答案】艺术真实是指艺术家通过艺术形象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表现主观世界。其内涵包括:①艺术的真实是假定的真实,其形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或再现,仅在视觉或听觉上感到它们的真实存在; ②艺术的真实不仅是现象的真实,而且是本质的真实,通过对现象的真实反映达到对本质的把握; ③艺术的真实不仅是再现的真实,而且是表现的真实。

7. 狄德罗

【答案】狄德罗是法国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的哲学思想虽未超出机械唯物论的局限但含有丰富的辩证法的因素。在文艺理论上,他的主要贡献在于:打破古典主义的悲剧和喜剧的框子,建立符合资产阶级需要的严肃剧或市民剧; 扭转法国绘画中以布歇为代表的“罗可可”风尚,提出了一整套启蒙主义理想的现实主义艺术理论。主要著作《画论》、《关于<私生子>的谈话》。

8. 意蕴

【答案】意蕴是指艺术作品内在的含义、意义或意味(其中蕴含的深层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或精神内涵)。它是感性的、具体的、可以多重理解的。艺术作品的意蕴大致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寓于各门类艺术的物质材料之中; 第二个层次包含在作品的形式构成之中; 第三个层次是作品中的物象、时间、情节等的指称意义和表现意义:第四层次是文化意义,也就是约定俗成的意义和本质的意义。意蕴的各个层次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并只有在整体性中才得以确定。艺术意蕴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等特点,它深藏于作品内部,需要欣赏者靠心灵去感悟、体现。艺术意蕴是艺术创造的最高境界,也是艺术作品具有不朽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9. 工业设计

【答案】工业设计是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对于传统实用工艺的重大发展,它将技术活动与审美活动有机地统一到现代大工业生产的实践中,并通过市场推广扩展到人类生产与生活的许多领域。工业设计产生于20世纪30至40年代,是一种代替实用艺术的新型工业艺术创作。广义上讲,凡是采用现代工业手段生产的便是工业设计,狭义的工业设计指的是产品设计。

10.现代设计

【答案】现代设计是20世纪兴起的一门艺术学科,它研究生产技术、艺术、社会生活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如何既符合生产工艺和产品性能,又符合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研究怎样满足人的各种需要,生产出既有使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的新型产品。现代设计包括产品设计、视觉设计和环境设计等,与现代化生产紧密结合是它的特点。

二、简答题

11.简述艺术发生的历史过程。

【答案】艺术产生于文明社会之前,当时各种社会意识形态如哲学、道德、宗教、艺术浑然一体,没有明确的区分,也没有“纯粹的”艺术。原始艺术的显著特征就是混沌性。原始艺术从逐渐摆脱它的混沌状态到产生文明社会“纯粹”的艺术形式,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具体表现为:

(1)艺术发生的上限——人所创造的第一件工具

大约三百万年前,人类制造的第一把石刀产生了。人们认为工具是艺术发生的上限,原因具体表现为:

①工具与艺术都是人类的创造,艺术的创造是工具创造的逻辑发展。

②工具是人类社会的起点。艺术发生的前提和条件都是在人们使用工具、改造自然的基础上产生的。

③工具促进了形式美感的产生。原始人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独立的审美形式,原始工具的形成是后来造型艺术形式美的摇篮。

④工具促进了技术的发展。人们在制造工具的过程中,锻炼和提高了手的灵巧、脑的才智以及手脑配合,从而导致造型艺术中技巧、技法的产生。

(2)“准艺术”的发生

“准艺术”发生在以狩猎经济为基础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三万至四万年。“准艺术”发生的标志是人体装饰、雕刻和岩画的出现。

(3)“准艺术”的繁荣

“准艺术”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过渡性和发展性。大约在七千年至五千年之间,社会由狩猎经济向原始农耕经济转变,原始人的生活方式由游牧渐趋稳定,于是,一种新的器皿——陶器就应运而生了。陶器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陶器的纹样装饰丰富多彩。这一时期,“准艺术”己经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4)“准艺术”的衰落与艺术的发生

“准艺术”随着原始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也随着原始社会经济的衰落而衰落。“准艺术”的衰落并不是一切艺术都衰落了,随着新的社会形态的产生,真正的艺术在“准艺术”的土壤中破土而出,这是艺术发展史上划时代的巨大飞跃。

“准艺术”衰落的标志是陶制品艺术从高峰的跌落和欢快、和谐艺术风格的消失。真正的艺术产生的标志是实用价值下降、渗入等级观念、作为富人饰物或宗教祭器象征的玉器和青铜器艺术的繁荣和狞厉恐怖的艺术风格的产生。

12.如何理解艺术欣赏中的共鸣现象与共同美感?

【答案】(1)艺术欣赏中的共鸣现象

①共鸣现象的内涵

艺术欣赏中的共鸣现象是指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当欣赏者被艺术作品所感染,从而达到与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