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5岁。发热伴咳喘1周,体温38℃左右。X线胸片诊断为支气管炎。外周血白细胞10.0×10/L,中性粒细胞30%,淋巴细胞25%,嗜酸性粒细胞45%,近期有排蛔虫史,其诊断考虑() 哮喘型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 肺炎。 蛔蚴性肺炎。 气管异物。
电针使用断续波,常用于治疗()。 疼痛病证。 痿证。 瘫痪。 出血性疾病。 以上均不治。
患儿男,5岁,因“发热、咳嗽2周”来诊。体温38~39℃,咳嗽、咳黄痰,痰中带血丝,予头孢他定治疗,未见明显好转。既往分别于3岁和4岁患右下肺炎1次。查体:T38.5℃,P110次/min,R30次/min;呼吸稍促,右下肺呼吸音减低,可闻及湿性啰音。可能的诊断是(提示血常规:Hb120g/L,WBC15.4×109/L,N0.75,L0.20;ESR50mm/h;CRP75g/L。痰细菌培养:肺炎链球菌。胸部X线片:右下肺野见大片密度增高影,其间可见多发囊性透光区。)() A.先天性肺囊肿并感染。 支气管异物并感染。 细菌性肺炎伴发肺大泡。 肺隔离症并感染。 肺部肿瘤。 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型并感染。
皮内针法不可用于下列部位()。 腰部。 股部。 臂部。 关节部。 胸腹部。
牡蛎散的药物组成中不含有() 牡蛎。 白术。 黄芪。 麻黄根。 小麦。
既用于疝气疼痛,又可用于寒性痛经的药物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