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艺术概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美育
【答案】美育是审美教育,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美育的目的是提高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2. 艺术的真实
【答案】艺术的真实是艺术家通过艺术形象如实地再现客观世界、表现主观世界。其内涵包括三方面:艺术的真实是假定的真实,审美化的真实,艺术中的形象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或再现,仅在视觉或听觉上感到它们的真实存在; 艺术的真实不仅是现象的真实、而且是本质的真实,是现象的真实与本质的真实的统一,通过对现象的真实反映达到对本质的把握; 艺术的真实不仅是再现的真实,而且是表现的真实。
3. “准艺术”
【答案】“准艺术”是指艺术发生的第二个阶段。从工具的产生,到艺术的发生,大约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纯粹的实用品; 第二阶段:既是实用品,又是艺术品,这就是艺术发生的开始,称作“准艺术”、“史前艺术”或“艺术前的艺术”; 第三阶段:纯粹的艺术品,就是文明社会的艺术。“准艺术”发生在狩猎经济为基础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四万年至三万年以前,发生的标志是人体装饰、雕刻和岩画的出现。“准艺术”的特点之一就是它的过渡性与发展性。
4. 文如其人
【答案】文如其人是指艺术家的人格境界决定其艺术作品的格调。西汉美学家杨雄指出:“言心声也,书心画也,身化形,君子小人见矣”即言为心声,书为心画。艺术家的人格境界决定他的艺术作品的格调,是从艺术家的身上寻找艺术风格形成原因的一种观点。
5. 崇高
【答案】崇高是指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在矛盾冲突中克服矛盾所呈现的自由,美处于主客体的矛盾激化中。它具有一种压倒一切的强大力量,是一种不可阻遏的强劲的气势。在形式上往往表现为一种粗犷、激荡、刚健、雄伟的特征,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
6. “师造化”理论
【答案】“师造化”理论是中国美学史上强调艺术与现实关系的理论代表。它明确现实是艺术的根源,强调艺术家应当师法自然。如隋代姚最在《续画品》中提出“心师造化”,唐代张璪提出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等。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师造化”理论在坚持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唯物论基础上,并不否认“心”的作用,不排除主观情感意志的融入。它从本质上讲不是再现模仿,而是更重视主体的抒情与表现,是主体与客体、再现与表现的高度统一。
7. 制片人
【答案】广义上的“制片人”包含三重含义:①制片人是指负责整个影片或电视剧摄制资金的策划人、融资人; ②制片人是指在专业技术上负责整个影片或电视剧项日制作人; ③制片人是指影片或电视剧的投资者本人。制片人是电影或电视剧的最高管理者,全权负责“挑本子、找款子、组班子、卖片子”等工作。他们负责、统筹并指挥影片的筹备和投产,有权改动剧本情节,决定导演和主要演员的人选等,并且大多懂得电影艺术创作,了解观众心理和市场信息,善于筹集资金,熟悉经营管理等,可以说制片人是一部影片或电视作品的主宰与核心。国内知名的制片人有张纪中、韩三平、汪涵等。
8. 清初四王
【答案】清初四王,又称“江左四王”,是清初画家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祈的合称。他们在艺术思想上的共同特点是仿古,把宋元名家的笔法视为最高标准。“四王”以山水画为主,绘画具有“中和”之美,能使人消除偏激浮躁之气,涵养一颗平和仁爱之心。王时敏(1592~1680),字逊之,“四王”之首。工诗文书画,尤擅画山水,笔墨苍润松秀,而丘壑少变化。他开创了山水画的“娄东派”,代表作品有《西田集》、《西庐画跋》、《浮岚暖翚图》等。王鉴(1598~1677),字元照,王世贞孙,其画善用中锋尖笔,披麻间解索皴画山石,皴法细密,墨色浓润清逸。亦能画青绿山水,烘染得法,研丽融洽,意趣简淡。代表作品有《梦境图》、《秋林山色图》、《秋山图》等。王翚(1632~1717),字石谷,其山水画虽以临古入手,但并非专摹一家,比较注重写生。他贯通诸家,以南宋笔墨,运北宋丘壑,创造出秀润多姿的风格和面貌。王原祁(1642~1715)字茂京,王时敏之孙,代表作有《烟浮远岫图》等。
二、简答题
9. 简述宋代花鸟画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点。
【答案】宋代《宣和画谱》所载北宋宫廷收藏中,有三十位花鸟画家近二千件作品,所画花卉品种达二万余种。宋代花鸟画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点主要表现为:
(1)艺术风格
宋代花鸟画善用“勾勒填彩”法,旨趣浓艳,墨线不显,绘画以“徐黄异体”风格为主导。徐黄异体指五代的花鸟画出现的两大阵营,以西蜀黄筌为代表的一派,被称为“黄家富贵”,因为他们多描绘宫廷苑囿中的珍禽奇花,画法精细,以轻色渲染而成; 而江南的徐熙所代表的一派,则多取材于水鸟野卉,画法多用墨笔,色彩极少,相对黄荃一派的风格,这一派被称作“徐熙野逸”。
(2)艺术特点
①绘画表现自然环境中花鸟的运动变化及相互关联
北宋中后期的崔白工画花竹翎毛,尤其以画带有野情野趣的花鸟题材驰名。崔白善于表现在不同季节自然环境中花鸟的运动变化及相互关联; 如《双喜图》等。宋徽宗赵估作为皇帝昏庸无能,但他酷爱和重视绘画,大力扩充画院,兴办画学,画院内一时人才济济,成为中古宫廷绘画最为兴盛的时期。赵估擅花鸟画,重视写实,现存所传为他的作品多数为细腻柔丽的典型宫廷花鸟画,如《瑞鹤图》、《芙蓉锦鸡图》等。
②绘画善用梅兰竹菊等题材,抒情寄兴,状物言志
宋代的绘画抒情寄兴,状物言志,不完全拘泥于形似格法,多好水墨写意,爱画梅兰竹菊等题材,以表现高洁品格。文人画赋予梅兰竹菊以道德品格,号称“四君子画”。淡墨挥扫,整整斜斜,不专以形似,独得于象外,以拟人化的手法将崇高、贞洁、虚心、向上、坚强寄于“四君子”上,这种文人画思想的加入,为花鸟画注入新的内容。文同精通诗词书画,爱画墨竹,开创了“湖州竹派”:扬补之的墨梅成就最高; 郑思肖以画墨兰著名。法常擅水墨写意花鸟,用笔恣肆而形神兼备,对明清水墨写意画产生重大影响。
总之,宋代是古代花鸟画空前发展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时期,宫廷中装饰堂壁务求华美,使花鸟画再贵族美术中占有重要地位,社会上中上层阶层需求及工艺装饰也促进了花鸟画的发展和活跃,涌现了大量技巧高超的名手。如黄筌的儿子黄居宷,具有宫廷“黄家富贵”的风格。北宋真宗时期四川赵昌以画色彩明丽的折枝花果著名,生动逼真,其他花鸟画家还有崔白、徽宗赵估等也不胜枚举。
10.建筑艺术的审美特性有哪些?
【答案】建筑艺术的审美特性表现在:
(1)实用性。建筑首先应当具有实用性,人类出于实用目的才发明和建造了建筑物,实用性是建筑的首要功能。
(2)审美性。建筑也应当具有审美性或艺术性,既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使用需要,又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和审美需要。
(3)造型美。建筑艺术是一种立体作品,属于空间造型艺术,建筑的审美特点主要表现为它的造型美。
11.艺术接受与艺术本质的关系如何? 艺术接受与艺术作品的关系如何? 为什么说艺术接受是一个再创造和无限创造的过程?
【答案】(1)艺术接受与艺术本质的关系
①艺术本质的诸方面特征是通过艺术活动的各方面包括艺术接受活动表现出来的。
②艺术接受是构成艺术活动完整性的重要环节。
(2)艺术接受与艺术作品的关系
①当艺术作品创造出来还未进入接受过程之前,是一个有待实现的对象,接受使作品从潜在的可能性转换为现实性;
②艺术作品作为一个召唤结构,只有接受活动的参与才能实现它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