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大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18企业管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信息如何度量?
【答案】工程信息论中有两个概念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是嫡,一个是信息量。
假设随机实验中有k 个随机事件Ai , Az}…,Ak ,它们的概率分别是PlrP2r …,Pk ,那么用什么来度量不确定性呢? 嫡就是这样的概念。当P ,很小时,它的不确定性就比较大; 当p ,接近于1时,它的不确定性就比较小。因此,log (1/p; )就是一个很好的量,它可以用来描述不确定性。当时,; 当时, 。如果按着,来加权平均,就得到平均的不确定性,即:
在信息论中H 称为嫡。对于简单的情况,k=2时,上式简化为:
H=-plogp一(1一P )log (1-P )(15-2)
当P=1/4时,H=(L/4}loge+C3/WlogC4/3}=土og4一(3/Wlog3;
当P=1/2时,H=(L/2}log2+(1/2)log2=log2}log4一(3/4)log3
可以证明,P=1/2时,嫡最大。概率越分散,不确定性就越大,这是符合人们直观的想法的。 如果获得了信息,此时的不确定性就会改变。用H 表示原来的嫡,用H (I )表示已知信息后的嫡。那么,H (I )H 。信息,的作用就反映在嫡的减少。因此,H-H (I )就称为信息,提供的信息量。
2. 国际企业经营战略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国际企业经营战略包括一般战略、竞争战略、多样化战略与跨国战略。
(1)国际企业经营的一般战略与国内企业相似,主要有差异化战略和低成本战略。
(2)国际企业的竞争战略主要有国际市场上的进攻性与防御性战略。
①进攻性竞争战略主要包括直接进攻、规避进攻、先发战略和收购;
②防御性竞争战略是为了抵御来自竞争对手的攻击而采用的战略。防御性竞争战略力图减少被攻击的风险,迫使竞争对手寻找其他攻击目标。国际企业一般可在价值链的许多环节上设防。
(3)国际企业的多样化战略
经营多样化有相关多样化和非相关多样化两种基本类型。
①采用相关多样化战略的国际企业,围绕整个价值链创办或收购与其原有业务或核心业务有相似性的业务。
②采用非相关多样化战略的国际企业主要考虑:在具有吸引力的国家寻找增长产业,利用其财
务和管理资源追求更高的利润。
(4)国际企业的跨国战略
国际企业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怎样处理企业经营所在国的市场独特需求。由此产生两种基本的跨国经营战略:一种是多国战略(也称多地战略); 另一种是跨国战略(也称全球战略)。
①多国战略强调根据国家或地区差异来确定产品(或服务)与组织,其核心是根据不同的需要调整产品(或服务)来满足当地顾客的需要。
②跨国战略力图在每个国家采用标准化的产品(或服务)、市场营销战略(品牌、广告、定价等),以降低成本,并在价值链的任何环节、在全世界范围内寻找低成本、高质量的来源。
③介于多国战略与跨国战略之间的折中方案,有国际战略与地区战略。
3. 企业并购的动机及理论有哪些?
【答案】企业并购的动机及理论主要有:
(1)谋求协同效应与效率理论
①协同效应(Byncrgyeflect ),是指两个企业组成一个企业后,其产出要大于原来两个企业的产出之和,即“1+1>2”的效应。
②效率理论(efficiencytheory )认为,企业并购活动能够给社会带来一个潜在的增量,而且对交易的参与者来说无疑能提高各自的效率。
效率理论具体又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a. 谋求管理协同效应与差别效率理论;
b. 谋求经营协同效应与经营协同理论;
c. 谋求财务协同效应与财务协同理论
(2)分散经营风险与多元化理论(purediversificationtheory )
多元化理论认为通过纵向和混合并购,可以实现企业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经营能够满足管理者和其他雇员分散风险的需要,能够实现组织资本和声誉资本的保护。
(3)降低代理成本与代理理论
代理成本是委托人(企业的所有者)与代理人(经理人)订立契约、对代理人进行监督与控制、限定代理人执行最佳或次佳决策以及剩余利润的损失等所发生的成本。代理成本的存在会降低企业的价值。代理理论认为,由于企业两权分离以及股权高度分散,经理人实际上成为了企业的主导者。经理人在进行决策时有可能偏离委托人的目标,这样就会发生代理成本。通过企业内部组织机制安排、报酬安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代理问题,降低代理成本,而收购事实上可以提供一种控制代理问题的有效外部机制,通过公开收购或代理权争夺,将会改选现任经理和董事会,从而可以降低代理成本。
(4)提高市场占有率与垄断理论
并购可以提高市场占有率。垄断理论认为,企业进行并购,扩大经营规模,不是为了提高效率,而是为了维持和加强其在市场上的垄断地位,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增加企业对市场的控
制力。
4. 管理幅度受哪些因素影响? 如何进行管理幅度的有效性分析?
【答案】管理幅度的大小与组织中管理层次的划分有关。在组织规模既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存在着反比关系,因此一个组织结构设毛! 中的管理层次的划分,也就转化为组织管理职位设亡! 一时如何来确定有效的管理幅度。
在组织中任何一个具有管理性质的工作职位上,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可以分解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其职责范围内承担的业务工作; 另一部分是对其所管辖的下属进行管理协调工作。当主管人员增加一个下属时,他会将其担当的一部分业务工作转移给下属,从而减少其工作量; 与此同时,下属的增加又会引起主管人员对其所辖下属的管理协调工作量的增加。因此,判别管理幅度是否应该扩大,或者说判别管理幅度有效性的准则应该是:当主管人员增加一个下属所引起的主管人员的业务工作的减少量,应大于由此而引起其管理协调工作的增加量,从而使其工作总量减少,这样管理幅度的扩大是合理的。因此,在理论上,我们可以通过主管人员增加下属的边际有效性分析来确定管理者的有效管理幅度。但在实践中,由于管理幅度的有效性还受其他诸多因素影响,真正能这样分析操作并不那么容易。
5. 如何进行一个企业的新酬制度设计?
【答案】(1)薪酬制度设计的原则
在企业薪酬制度设计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①公平原则。公平是决定薪酬制度的最重要的因素。这里的公平包括外部公平,就是与其他企业工资水平相比,本企业的工资水平是优厚的,否则无法吸弓}和留件合格的员工; 内部公平,就是同企业内其他人相比,员工认为他们的工资是公平的; 还有同工同酬。
②竞争原则。企业的薪酬标准应定得比较有吸引力和竞争力,对关键的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的薪酬水平要高于同类企业相当一部分。对一般员工的薪酬标准可以略高于市场行情。
③激励原则。企业内部各类、各级职位之间的薪酬标准要适当拉开距离,避免平均化,利用薪酬的激励功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④经济原则。企业在设计薪酬制度时必须考虑自身的经济实力。薪酬过高,则成本上升,影响企业竞争力:薪酬过低,难以配置合适的人力资源。设计时需要寻找最佳的平衡点。
(2)薪酬制度设计的程序和方法
①薪酬调查。薪酬调查是了解本地区、本行业的薪酬状况,尤其是主要竞争对手的薪酬状况。其调查途径有:国家和地区统计部门、劳动部门公开发布的统计资料; 管理咨询机构发布的薪酬调查资料; 从相关企业的招聘信J , 中了解; 向新招聘的员工和应聘的员工了解。
②薪酬总额的计算。薪酬总额的计算通常要考虑市场行情、企业的支付能力和员工的基本生活费用。
③选择合适的薪酬体系。
④选择合适的薪酬结构。目前的薪酬主要由基本工资、津贴、奖金和各种福利等项目构成。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