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第二军医大学济南军区总医院805生物化学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一碳基团。

【答案】一碳基团是指在代谢过程中,某些化合物可以分解产生的具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在一碳基团转移过程中起辅酶作用的是四氢叶酸。许多氨基酸的代谢过程与一碳基团的代谢有关,嘌呤与胸腺嘧啶的生物合成也与其密切相关。

2. 磷酸甘油酸激酶。

【答案】磷酸甘油酸激酶是指糖酵解过程中催化1,3-二磷酸甘油酸生成3-磷酸甘油酸的酶,所谓“激酶”是按照该反应的逆方向命名。该反应释放高能磷酸键能,

推动

一次产能反应(底物水平磷酸化合成A TP )。

3. 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de novo pyridine nucleotide synthesis)。

【答案】嘧啶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是以谷氨酰胺、天冬氨酸、

成嘧啶核苷酸,是嘧啶核苷酸合成的主要方式。

4. 蛋白聚糖。

【答案】蛋白聚糖是指由杂多糖与一个多肽链组成的杂化的大分子,多糖是分子的主要成分。

5. DNA 二级结构。

【答案】DNA 的二级结构是指两条DNA 单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所形成的双螺旋结构。

6. 转角。 【答案】转角是指在蛋白质的多肽链中经常出现180°的回折,在肽链回折处的结构,也称弯曲,或称发夹结构。它一般由4个连续的氨基酸残基组成,由第一个氨基酸残基的C-0与第四个氨基酸残基的N-H 之间形成氢键,使转角成为比较稳定的结构。

7. 基因。

【答案】基因是指编码蛋白质或RNA 等具有特定功能产物的遗传信息基本单位,其化学本质

,主要包括编码序列、间隔序列和调控序列。 为DNA (对于RNA 病毒则是RNA )

8. 单纯酶、结合酶。

【答案】单纯酶是指一些只由蛋白质组成,不包含辅因子的酶;

结合酶是指结合有辅因子的酶。

第 2 页,共 40 页 合成,是酵解中第小分子为原料,从头合

二、填空题

9. 测定蛋白质浓度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双缩脲法;酚试剂法;紫外吸收法;凯氏定氮法;考马斯亮蓝结合法

10.核苷酸除去磷酸基后称为_____。

【答案】核苷

11.维生素在体内的活性形式是_____, 维生素在体内的活性形式是_____和_____。维生素PP 可形成和两种辅酶。维生素是以_____和_____形式作为转氨酶的辅酶,_____以形式作为氨基酸脱羧酶的辅酶。叶酸是_____的辅酶,叶酸在体内的活性形式是_____。生物素在体内的作用是_____。泛酸在体内的活性形式有_____和_____。

【答案】磷酸吡哆醛;磷酸吡哆胺;磷酸吡哆醛;一碳单位转移酶;四氢叶酸;羧化酶的辅酶;ACP :CoA

12.戊糖磷酸途径中转酮酶的辅助因子是_____,转移的基团是_____,对酮糖供体的要求是_____。

;【答案】TPP :二碳单位(羟乙基)为L 型

13.生物膜的结构目前人们广泛接受的模型是_____。组成生物膜的主要脂类是_____。

【答案】“流体镶嵌”模型;磷脂

【解析】生物膜主要是由蛋白质(包括酶)、脂质和糖类组成,此外还含有水、金属离子等,构成生物膜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糖脂等,其中以磷脂为主要成分,分布很广。目前,关于生物膜分子结构的模型有脂双层模型、三夹板模型、单位膜模型、流体镶嵌模型等不下数十种,其中“流体镶嵌”模型仍然得到比较广泛的支持,其主要原因在于:一是它突出了膜的流动性,认为膜是由脂质和蛋白质分子按二维排列的流体;二是它显示了膜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有的蛋白质镶在脂双层表面,有的则部分或全部嵌入其内部,有的则横跨整个膜。

14.—个体系的状态在发生变化时与环境交换能量的两种形式分别是_____和_____。

【答案】热;功

15.某些细菌和植物中,异柠檬酸有两种主要的命运:需能时,通过_____(反应类型)生成_____; 而能量充裕时,则通过(反应类型)生成。

【答案】三羧酸循环;乙醛酸循环;草酰乙酸(葡萄糖)

_____ 16.—个带负电荷的蛋白质可牢固地结合到阴离子交换剂上,因此需要一种比原来缓冲液

和离子强度_____的缓冲液,才能将此蛋白质洗脱下来。

【答案】更低;更高

第 3 页,共 40 页

17.三碳糖、六碳糖和九碳糖之间可以相互转变的糖代谢途径是_____; 糖、脂、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共同通路是_____。

【答案】磷酸戊糖途径;三羧酸循环

18.蛋白质二级结构的主要形式,可以是_____、_____、_____、维持蛋白质空间构象的非共价键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 【答案】

氢键;盐键;疏水作用;范德华力

三、单选题

19.丙酮酸氧化脱羧需要( )。

A.

B.

C.

D.

【答案】A

【解析】丙酮酸氧化脱羧形成乙酰的反应是在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的,这是一

和二氢硫辛酸脱氢酶个连接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的中心环节。丙酮酸氧化脱羧反应是由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的。它是一个十分大的多酶体系,其中包括丙酮酸脱羧酶E 1,二氢硫辛酸乙酰转移酶

三种不同的酶及焦磷酸胺素()、硫辛酸、和

丙酶酸脱氢酶系是在线粒体膜上,催化反应如下:

20.下列关于脱氧核糖核苷酸生物合成的叙述哪一个是正确的( )。

A. 需要核苷酸作为底物

B. 需GTP 供能

C. 还原反应多发生在核苷二磷酸水平上

D. 需要NADH 作为供氢体

【答案】C

21.酶原的激活是由于( )

A. 激活剂将结合在酶原分子上的抑制剂除去

B. 激活剂使酶原的空间构象发生变化

C. 激活剂携带底物进入酶原的活性中心

D. 激活剂使酶原分子的一段肽水解脱落从而形成活性中心

【答案】D

22.以玉米为主食,容易导致下列哪种维生素的缺乏?( )

A.

维生素

第 4 页,共 40 页 六种辅助因素组装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