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儿内科(医学高级)题库>儿内科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多选,案例分析题] 患儿男,6岁。因发热6天,皮疹1天就诊,病后伴咽痛、纳差、乏力。院外应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查体:T39.7℃,P128次/分,呼吸25次/分,BP108/75mmHg,精神差,咽峡部红肿,扁桃体充血肿大,双侧颌下和颈部可触及数个花生米大小淋巴结,活动,无粘连和压痛,躯干部皮肤可见散在红色斑丘疹,肝肋下3cm,脾肋下1cm。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应包括()

A . A.卧床休息,加强护理
B . 阿昔洛韦静脉注射
C . 静脉注射人血白蛋白
D . 退热等对症处理
E . 血浆输注
F . 阿奇霉素静脉注射

男,74岁,诊断肺癌,化疗2周后咳嗽、脓痰、恶臭味,伴高热,听诊右下肺湿啰音,其主要感染源为()。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病毒。 厌氧菌。 肺炎链球菌。 患者男性,56岁,患肺痨五年,刻下症见咳嗽无力、声低懒言,痰中夹血,血色淡红,午后低热,面白颧红。舌嫩红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数。根据上述患者临床表现,按照中医的辨病辨证体系,下列选项哪个最为符合该患者的临床表现() A.肺脾同病,气阴耗伤。 肺阴亏损虚火上扰。 肝肾亏虚阴虚火旺。 肺肾阴虚肾不纳气。 脾肾不足气不摄血。 下列肿瘤的诊断中,哪项是错误的() X线检查对肿瘤的诊断有帮助。 放射性核素扫描可显示出各种大小不等的肿瘤。 超声波检查对对肿瘤的部位、性质及范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免疫学检查对早期肿瘤的诊断价值高。 同工酶与癌胚抗原同时测定可提高癌的诊断率。 一新生儿生后12小时即见黄疸,色鲜如桔皮,进行性加重,烦躁易哭,不欲吮乳,腹胀呕吐,大便少,小便黄赤,舌红苔黄。如病儿出现高热神昏抽搐应选() A.参附龙牡汤。 清营汤合安宫牛黄丸。 参附汤。 大定风珠。 紫雪散。 患者男性,56岁,患肺痨五年,刻下症见咳嗽无力、声低懒言,痰中夹血,血色淡红,午后低热,面白颧红。舌嫩红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数。如果该病人日久不愈,出现咳喘气短,痰中带血,其色暗淡,自汗,盗汗,面浮肢肿,心悸、唇紫、形寒肢冷,大肉尽脱。口舌生疮,阳痿。舌光质红少津,胖大有齿痕,脉细数无力。应治以() A.十全大补丸。 补天大造丸。 前方合葶苈大枣泻肺汤。 定喘汤。 加味百花膏。 患儿男,6岁。因发热6天,皮疹1天就诊,病后伴咽痛、纳差、乏力。院外应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查体:T39.7℃,P128次/分,呼吸25次/分,BP108/75mmHg,精神差,咽峡部红肿,扁桃体充血肿大,双侧颌下和颈部可触及数个花生米大小淋巴结,活动,无粘连和压痛,躯干部皮肤可见散在红色斑丘疹,肝肋下3cm,脾肋下1cm。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应包括()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