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专业硕士]之《新闻编辑学》考研必备复习题库2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稿件失实
【答案】稿件失实是指新闻稿件所写的内容不真实,即新闻所反映的客体缺乏客观根据,具有主观成分。新闻内容失实主要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新闻作品中基本事实不真实,即新闻作品中的“事实”与客观存在的事实不符; 第_种是新闻作品中反映的内容不全面,所反映的内容不是事实的全部。稿件失实的表现形式包括虚构、添加、拼凑、夸张、偏颇、孤证、回避、幻影、假象等。
2. 类题
【答案】类题产生于清光绪年间,是指将原本杂乱无章的内容划分为几个门类的标题,类似今日报纸中的专栏新闻的标题,但并非为每条新闻所作的题。它比无标题时代前进了一步,但表意仍然很概括、笼统、勉强,算不了严格意义上的新闻标题。
3. 报头
【答案】报头是指报纸第一版刊登报名和其他内容的区域,多数横排报纸的报头位于一版左上角,面积为二分之一版心宽,六分之一版心高。报头刊登的常规内容包括报名、出版单位、刊号、总期数、出版口期等。
4. 引题
【答案】引题是指位于主题之前,用以引出主题的辅题,字号小于主题,常用于说明、引申和烘托主题。因排列有纵向和横向,又分别被称为肩题和眉题。引题不能脱离主题而独立存在,是依附于主题而存在,表现力一法、句子结构和外在形式都比较自由。引题的字数不受主题限制。从简洁和美观考虑,两者的数量一般以接近为宜。
引题在消息中运用得比较多,在通讯中一般不用引题。其功能表现在:交代新闻的来源、背景和原因; 点染新闻的环境、气氛。
二、简答题
5. 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有哪几类内容是报纸上禁止刊载的? 结合稿件的分析,举出其中违反政策、法律和道德规范的实例。
【答案】(1)禁止刊载的内容主要有:
第一类,属于危害国家和社会方面的:①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煽动推翻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 ②主张分裂祖国和破坏民族团结的; ③煽动闹事,扰乱社会秩序的; ④煽动群众抗拒、破坏国家法令的实施的; ⑤传播谣言的; ⑥传播淫秽的; ⑦传播犯罪方法、教唆犯罪的; ③泄露国家机密的。
第二类,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①诽谤一一故意捏造事实,羞辱他人的; ②侮
第 1 页,共 6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