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有学者指出:“多元起源的文明火种,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汇聚中原,成为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母体。”当时,构成中华文明母体的内涵之一是()

A . A.早期政治制度开始萌发
B . B.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形成
C . C.个体小农经济开始兴起
D . D.宗法分封制趋于解体

平遥古城里的古民居是具有自足封闭色彩的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徽州古村落聚族而居,以宗祠为中心来营建民宅、园林、牌坊等。这些建筑活动中包含的民族文化的共同特性是() A.与自然环境契合。 B.天人合一的理念。 C.安土重迁的观念。 D.家族中心的传统。 王家范在《中国历史通论》中写道:(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对此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A.西周的“创制”指分封制、宗法制。 B.秦朝的“独制”指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 C.西周最高执政集团已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D.秦朝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 某设备的压力表的读数是60KPa,则该设备内的绝对压力为() A.161.3KPa。 41.3KPa。 120KPa。 60KPa。 对于φ114×4mm的钢管的内径和外径分别是() A、114mm,122mm。 110mm,114mm。 106mm,114mm。 114mm,118mm。 《左传》记载,卫国人仲叔于奚立下大功,拒绝国君分封城邑,而请求获赐只有诸侯才能用的繁缨。孔子对此评论说:“惜也,不如多与之邑。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A.反映孔子“正名”主张。 B.诸侯可在本国再分封。 C.卫国专制君权面临冲击。 D.礼乐制度已趋于崩溃。 有学者指出:“多元起源的文明火种,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之间汇聚中原,成为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母体。”当时,构成中华文明母体的内涵之一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