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血管壁受损引起水肿的主要机制是()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淋巴回流障碍。 静脉端的液体静压下降。 组织间液的胶体渗透压增高。 血液浓缩。
患者女,35岁。患化脓性扁桃体炎,医嘱青霉素皮试,护士在做青霉素皮试后约5分钟,患者突然感到胸闷、气促,面色苍白,出冷汗,脉细弱,血压下降,呼之不应。
抢救时首选的药物为() 异丙肾上腺素。 盐酸肾上腺素。 呼吸兴奋剂。 地塞米松。 升压药物。
抗消化性溃疡药不包括() 抗酸药。 黏膜保护药。 止吐药。 H2受体阻断药。 胃壁细胞H+泵抑制剂。
患者女,67岁。3周前因脑血管意外导致左侧肢体瘫痪。患者神志清楚,说话口齿不清,体质瘦弱,大小便失禁。近日发现患者骶尾部皮肤呈紫红色,皮下可触硬结,有小水疱,判断为() 压疮前期。 压疮淤血红润期。 压疮炎性浸润期。 压疮溃疡期。 局部皮肤感染。
AG增高性代谢性酸中毒常见于() 腹泻。 糖尿病。 高钾血症。 肾小管性酸中毒。 大量输入生理盐水。
女性,72岁,直肠脱垂术后第3天.诉右下肢痛,心慌,烦躁,喘憋,T38.6℃,心律绝对不齐,心室率78~156bpm,EKG示房颤,BP78/42mmHg,呼吸32次/分,PaO256mmHg,PaCO230mmHg.CVP4cmH2O,尿量360ml/24h,血WBC32×109/L,中性粒细胞96%,BUN12.4mmol/L,右下肢自踝至髋部皮肤充血水肿,触痛,局部皮温高于对侧肢体。首要治疗措施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