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成都理工大学管理科学学院879物流学[专业硕士]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ERP 对于企业的生产物流优化具有哪些影响? 企业在实施ERP 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ERP 对于企业的生产物流优化的影响
与MRPII 侧重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管理不同,ERP 对供应链上所有环节进行有效管理,可以使企业摆脱“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集中力量在最有竟争力的环节开展业务活动,外包成为企业重要的零部件、原材料乃至最终产成品的供应来源。在实施ERP 以后,生产物流优化与采购物流优化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紧密协调,相互配合,以降低整个企业的存货水平。
在实施ERP 以前,MRPI 工通过计划的及时滚动来控制整个生产过程,一般只能实现事中控制。而ERP 则能够支持在线分析处理,强调企业的事前控制能力,使得管理的实时陛较强,生产物流及采购物流管理的效率大幅度提升。
(2)实施ERP 的注意事项
ERP 是一项需要较多投入、较长时问、涉及全局的系统工程,要确保其成功实施,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①需要企业决策层,尤其是一把手的高度支持和直接参与,不少企业ERP 导入的失败,就是因为一把手没有直接参与或不够重视,副总经理及实施人员难以调解新旧管理模式转换过程中各部门的利益冲突;
②需要具备准确和完整的基础数据,确保原始记录、会计凭证、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制定健全的劳动工时、原材料消耗、资金占用、费用控制等定额标准;
③需要计算机专业人才与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人才合理搭配,组成复合型团队。
2. 大规模定制的基本框架是什么? 它对于生产物流优化有哪些影响?
【答案】(1)大规模定制的基本框架
大规模定制的有效开展,需要建立便利的顾客订货系统、敏捷的产品开发系统、柔性的产品制造系统、高效的物流支持系统四个支撑系统,并满足技术、组织、人员三方面的保证条件。
①便利的顾客订货系统充分满足顾客需要是大规模定制的特色所在,详细了解顾客订货要求是大规模定制的首要环节。为此,必须建立便利的顾客订货系统。对于服装等顾客难以量化的产品而言,到专卖店在店员的帮助下进行量身定做,由顾客对可供选择的颜色、款式、布料进行个性化的组合,不失为有效的订货途径。电子商务的发展,为大规模定制提供了新潮、快捷的订货
途径。互联网使企业能轻松自如地同每一个顾客进行持续的一对一的对话,不费劲就可以收集到大量的数字化定制要求,确切了解顾客的爱好并做出迅速的反应,满足顾客的一切要求。对于电脑、汽车、个性化CD 等便于量化的产品,网络订货十分力一便。
在大规模定制的顾客订货系统中,需要采集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顾客的姓名、地址;为顾客提供可选择的菜单; 顾客个人资信材料及付款方式等。
②敏捷的产品开发系统
定制产品个性化强、交货期要求短、品质要求高,需要建立敏捷的产品开发系统,才能快速响应顾客订单。面向大规模定制的设计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a. 通用化设计; b. 面向产品族设计; c. 模块化设计。
③柔性的产品制造系统
柔性是相对于刚性而言的,传统的刚性自动化生产线适应的是单一品种的大规模生产。其虽然生产率很高,却只能加工一个或几个相类似的产品,难以应付多品种的批量生产。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FMS)是指适用于多品种、批量生产的具有高柔性且自动化程度高的制造系统。
④高效的物流支持系统
高效的物流支持系统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促进大规模定制的发展:第一,通过加快零部件供应和最终产品向顾客传输的速度,迅速响应消费者的个性化需要,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 第二,有助于实现零部件的“零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和利息支出,同时降低最终产品的仓储、配送费用,从而最终确保定制产品的价格优势。企业开展大规模定制化生产,必须加强与供应商及物流服务企业的合作,密切与这些企业的信息联系,通过建立高效的物流支持系统,以满足大规模定制对低成本、快速反应的要求。
⑤相关的保证条件
便利的顾客订货系统、敏捷的产品开发系统、柔性的产品制造系统、高效的物流支持系统,均涉及技术、组织结构和人员素质的问题。因此,有效实施人规模定制的保证条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a. 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 b. 对组织结构进行重新设计; c. 努力提高员工的素质。
(2)大规模定制对生产物流优化的影响
柔性制造系统的采用,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起到优化生产物流的效果:
①提高原材料、零部件及在制品在生产企业内的流转效率,使装卸搬运过程更加合理化。 ②降低投入品的存货水平。在传统的刚性生产线中,如果要在同一条生产线上生产不同的产品,对生产设备进行重新调整的时间非常长,不但造成设备的闲置,导致正常的生产物流的中断,容易造成原材料、零部件、在制品的积压。而柔性制造系统的采用,则可以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开展多样化的生产,设备转换时间非常短,大大降低了投入品的存货水平。
③由于能够实现按照订单进行生产,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生产企业中用于应付不稳定订货的产成品存货水平。
3. 在物流绩效管理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为了确保物流绩效管理的有效性、经济性,物流绩效管理应注意:
(1)以关键指标为重点进行考核
在企业绩效管理中,关键绩效指标法(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是近些年来流行的一种方法。KPI 的精髓在于:企业绩效管理指标的设置必须与企业的战略挂钩,围绕对企业战略的实现关键的那些问题进行指标设置与考核。否则,可能由于指标过于宽泛,让员工抓不住重点; 同时,企业对众多微不足道的指标进行考核,也会消耗大量宝贵的人、财、物资源。
在物流绩效考核中,也应积极采用KPI , 注重对关键指标的设置与考核。比如,对于实施大规模定制的企业而言,反应速度是至关重要的,与此相关的一此指标,如顾客订单处理时间、生产各料时间、货物送达时间等就应该成为关键指标。
(2)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
在物流绩效管理指标的设置中,应注重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的结合。能定量的指标应尽可能定量化,但不能因为过分强调指标的定量化而放弃一些重要但却难以定量化的定性指标,或者对一些难以定量化的指标牵强地予以定量。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
(3)注重对例外情况的控制
物流绩效管理应该对例外情况进行格外的关注,对本期所出现的特别坏或特别好的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找出其真实的原因。对于重要的例外情况,企业物流部门应该及时向企业最高管理层汇报。注重对例外情况进行控制,有助十企业不断改进物流工作,防患十未然,避免突发事件的爆发可能对企业造成的危机。
4. 对于核心企业而言,在选择供应链合作伙什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对核心企业而言,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作为供应链的成员企业,是企业供应链管理成功的关键。选择成员企业,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成员企业必须拥有各自的核心竞争力
选择的成员企业必须拥有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并能够实现不同企业之间核心竞争力的有效结合,才能提高整条供应链的运作效率,从而为企业带来可观的贡献。这些贡献包括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快速高效的物流、快速的新产品开发、高质量的消费者服务、产品总成本的降低等。
(2)成员企业必须有强烈的合作意愿
信任是供应链各成员企业进行有效合作的纽带与保证。实施供应链管理时,企业要改变传统的买卖观念和思维方式,与合作企业共担责扛、风险与成本,同时共享成果与收益,这是企业问建立长久信仃关系唯一有效的途径。企业问只有建立了信任关系,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才能得到保证和提高,企业才能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一定要先了解清楚以前该企业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情况,以明确该企业是否适合长期合作。
(3)成员企业应尽可能实现地理上的相对集中
这一点对于处理总装厂与零部件供应厂商的关系极其重要。总装厂与零部件供应厂家距离较近,可以使零部件供应厂商提高对总装厂零部件订单的反应速度,减少零部件的储运费用。以汽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