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上海工程技术大学F005财务管理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沉淀成本(沉没成本)(Sunk cost)

【答案】沉没成本是指已经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沉没成本常用来和可变成本作比较,可变成本可以改变,沉没成本则不能改变。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当前的决策行为只应受未来的成本和效益影响。沉没成本的定义是无法收复(nonrecoverable )的成本。任何考虑沉没成本的决策都是非理性的。沉没成本对于决策的影响是“在某件事上,为使过去投资的金钱、时间及精力不致白费,而表现出继续从事它的倾向”。沉没成本在消费者行为研宄中有丰富的记载,二十多年来的研究结果虽众说纷纭,但却一致指出人类的决策行为的确受到沉没成本的影响。人们为何将沉没成本纳入决策系统的解释很多,譬如人们不喜欢浪费(Arkes1996)、为自己过去的行为辩护(Brockner 1992; Staw 1976; Teger 1980)等。除了上述望文生义的解释外,尚包括前景理论(Kahneman and Tversky1979)与心理会计理论(Thaler 1980 1985)。上述关于沉没成本如何影响决策的解释,无论是透过风险偏好程度、心理会计理论或者是由保存自我形象的观点出发,都存在一个共通点,就是消费者必须认知(perceive )到沉没成本的存在,沉没成本才能对决策造成影响。

2. 企业财务关系

【答案】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是社会再生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必然会与社会发生密切的经济联系;在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与职工之间也会发生种种经济联系。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与各有关方面发生的经济联系称为企业的财务关系。

3. 财务管理目标

【答案】从根本上说,财务管理的目标取决于企业的目标,所以财务管理的目标和企业的目标是一致的。创立企业的目的是盈利。已经创立起来的企业,虽然有改善职工待遇、改善劳动条件、扩大市场份额、提高产品质量、减少环境污染等多种目标,但是,盈利是其最基本、最一般、最重要的目标。

4. 利润预算

【答案】利润预算是企业预算期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税后利润的综合预算。利润预算主要包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税后利润预算以及每股收益预算。

5. 要约收购与协议收购

【答案】要约收购与协议收购是指兼并收购按收购入在收购中使用的手段而划分的两种方式。

要约收购指收购入为了取得上市公司的控股权,向所有的股票持有人发出购买该上市公司股

份的收购要约,收购该上市公司的股份。收购要约要写明收购价格、数量及要约期间等收购条件。

协议收购指由收购入与上市公司的股票持有人就收购该公司股票的条件、价格、期限等有关事项达成协议,由公司股票的持有人向收购者转让股票,收购入支付资金,达到收购的目的。

6. 联合杠杆

【答案】联合杠杆亦称总杠杆,是指营业杠杆和财务杠杆的综合。营业杠杆和财务杠杆两者最终都影响到企业税后利润或普通股每股收益。因此,联合杠杆综合了营业杠杆和财务杠杆的共同影响作用。一个企业同时利用营业杠杆和财务杠杆,这种影响作用会更大。

联合杠杆系数亦称总杠杆系数,是指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相当于营业总额(或营业总量)变动率的倍数。它是营业杠杆系数与财务杠杆系数的乘积。

二、简答题

7. 简述三种主要的筹资组合策略。

;②冒险的筹资组【答案】企业筹资组合策略分为:①正常的筹资组合(或配合型筹资组合)

;③保守的筹资组合(或稳健型筹资组合)合(或激进型筹资组合)。

①正常的筹资组合

正常情况下的筹资组合遵循短期资产由短期资金融通,长期资产由长期资金融通的原则。短期资产是指流动资产,长期资产主要指固定资产,也包括无形资产和长期投资。另外,在流动资产中,有一部分最低产品和原材料储备是经常占用的,也属于长期占用的资产,称为长期流动资产。

②冒险的筹资组合

有的企业将部分长期资产由短期资金融通,属于冒险的筹资组合策略。这种策略的资金成本较低,能减少利息支出,增加企业收益,但风险较大。

③保守的筹资组合

有的企业将部分短期资产用长期资金融通,属于保守的筹资组合策略。这种策略的风险较小,但成本较高,会使企业的利润减少。

不同的筹资组合对企业报酬和风险的影响在资金总额不变的情况下,短期资金增加,可导致报酬的增加。由于较多地使用了成本较低的短期资金,企业的利润会增加。但此时如果流动资产的水准保持不变,则流动负债的增加会使流动比率下降,短期偿债能力减弱,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一般地说,如果企业能够驾驭资金的使用,采用收益和风险配合得较为适中的配合型筹资政策时有利的。

8. 为什么许多大公司愿意采用低正常股利加超额股利政策?

【答案】低正常股利加超额股利政策是一种介于稳定股利政策与变动股利政策之间的折中的股利政策。这种股利政策每期都支付稳定的较低的正常股利额,当企业盈利较多时,再根据实际情况发放额外股利。这种股利政策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在公司盈利较少或投资需要较多资金时,

可以只支付较低的正常股利,这样既不会给公司造成大的财务压力,又保证股东定期得到一笔固定的股利收入;在公司盈利较多并且不需要较多投资资金时,可以向股东发放额外的股利。

许多大公司都愿意采用低正常股利加超额股利政策,这是因为:

(1)这种股利政策使公司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当公司盈余较少或投资需用较多资金时,可维持设定的较低但正常的股利,股东不会有股利跌落感;而当盈余有较大幅度増加时,则可适度增发股利,把经济繁荣的部分利益分配给股东,使他们增强对公司的信心,这有利于稳定股票的价格。

(2)这种股利政策可使那些依靠股利度日的股东每年至少可以得到虽然较低、但比较稳定的股利收入,从而吸引住这部分股东。以上各种股利政策各有所长,公司在分配股利时应借鉴其基本决策思想,制定适合自己具体情况的股利政策。

9. 试分析股票上市对公司的利弊?为什么有些公司上市之后还会被摘牌(退市)?

【答案】股票上市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的股票,符合规定条件,经过申请批准后在证券交易所作为挂牌交易的对象。经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票,称为上市股票;股份有限公司称为上市公司。

(1)股份有限公司申请股票上市,基本目的是为了增加本公司股票的吸引力,形成稳定的资本来源,能在更大范围内筹措大量资本。因此,股票上市对公司的利有:

①提高公司所发行股票的流动性和变现性,便于投资者认购、交易;

②促进公司股权的社会化,避免股权过于集中;

③提高企业品牌价值和社会知名度,更容易获得订货、技术、人才和信贷;

④有助于确定公司增发新股的发行价格;

⑤便于确定公司的价值,有利于促进公司实现财富最大化目标;

⑥有利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公司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⑦有利于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

⑧提高企业经营的安全性和抗风险能力等。

(2)但是股票上市对公司不利主要表现在:

①各种信息公开的要求可能会暴露公司的商业秘密;

②股市的波动可能歪曲公司的实际情况,损害公司的声誉;

③可能分散公司的控制权;

④增加一定的维护成本,如上市公司要设立独立董事、独立监事等,要在媒体披露信息,会增加广告费、审计费和薪酬等营运成本;

⑤股民对业绩和回报的要求,会增加管理层的压力;

⑥上市后股东増多,对大股东和老板的约束力也増多。大股东不能再搞“一言堂”,企业重大经营决策需要履行一定的程序,必须尊重小股东的权利,这样有可能失去部分作为私人企业所享受的经营灵活性。

综上所述,股票上市对公司既有积极有利的一面,也有消极不利的一面,企业应结合自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