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青海师范大学外语系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中国教育史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单选题

1. 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次专门讨论师范教育问题的著述是( )。

A. 张之洞的《劝学篇》

B. 康有为的《大同书》

C. 梁启超的《变法通则》

D. 严复的《救亡决论》

【答案】C

,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解析】1896年,梁启超于《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论师范》

次专文论述师范教育问题。

2. 最早输入中国的西方近代教学法是( )

A. 德克乐利教学法

B. 蒙台梭利教学法

C. 设计教学法

D. 五段教学法

【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输入中国的西方近代教学法的熟悉程度。清末以来,西方的教学法开始渐次输入中国,其中,输入最早的是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之后,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西方国家正在流行的以儿童活动为中心的各种教学法,如设计教学法、德克乐利教学法、道尔顿制以及蒙台梭利教学法等相继传入中国,并引进课堂实验,对中国20世纪20年代的中小学教学实践产生极大的影响。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3. 下列不属于唐朝科举考试方法的是( )

A. 帖经

B. 墨义

C. 时务策

D. 诗赋

【答案】C

4. 陶行知为了改变农村教育的落后面貌,探索了乡村师范教育的新模式,他提倡的教育模式是( )。

A. 艺友制

C. 学徒制

D. 实习制

【答案】B

【解析】在教育实践中,陶行知推行了“即知即传”的“小先生制”。他认为“穷国普及教育最重要的钥匙是小先生。”发动小学生来充当教师。

5. “熙宁兴学”之后,宋代太学中曾经普遍实施的一种将学生平时品行、学业表现与考试成绩结合考察的教学评价和管理制度,称为( )。

A. “苏湖教法”

B. “三舍法”

C. “积分法”

D. “六等黑出陆法”

【答案】B

6. 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是( )。

A.1877年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B.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

C.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

D.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答案】D

1877【解析】本题是对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的考查。根据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的资料分析,

年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是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但是其内容只是对与教育实践有关的心理学知识的总结,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和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发展史上早期代表作,但它们同样只是介绍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上的应用。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首次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心理学体系,从而标志着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建立。

7. 在道德观上,王夫之主张( )

A. 正义明道

B. 存天理灭人欲

C. 重志明道

D. 理与欲统一

【答案】C

8. 早期改良派人物中,较早勾画出中国近代学制的轮廓的是( )

A. 王韬

C. 马建忠

D. 郑观应

【答案】D

9. 京师同文馆在建立之初,仅设了( )

A. 英文馆

B. 法文馆

C. 俄文馆

D. 德文馆

【答案】A

10.创造性思维的显著特征是( )

A. 严密性、流畅性、准确性

B. 敏捷性、严密性、独特性

C. 准确性、变通性、敏捷性

D. 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

【答案】D

【解析】创造性思维是思维活动的高级过程,是创造性认知品质的核心,是指用超常规的方法,重新组织已有知识经验,产生新力案和新成果的心理过程,也就是说是在个人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一般汰为,创造性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三个特征。因此,答案选D 。

11.关注和探询“谁控制学校”,、“谁制定学校管理的政策’、“谁决定教育的伦理、社会和经济目标”、“谁设置课程”的教育理论流派是( )。

A. 制度教育学

B. 改造主义教育理论

C. 存在主义教育理论

D. 批判教育学

【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教育理论流派基本观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制度教育学重视制度的教育价值; 改造主义教育理论强调教育是“社会改造”的工具,主张以重大的社会问题作为课程内容; 存在主义教育理论主张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自我生成”、提倡学生“自由选择”道德标准、主张个别教育的方法,主张培养学生的人格品质; 批判教育学关注和探询“谁

控制学校”、“谁决定教育的伦理、社会和经济目标”、“谁设置课程”等。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