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安民警执法资格考试(专业科目)题库>刑事犯罪侦查刑法题库

问题:

[单选] 下列关于放火罪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 放火的方法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
B . 既可以直接使对象燃烧,也可以通过媒介物使对象燃烧
C . 燃烧的对象既可以是财物,也可以是财物以外的其他物质
D . 自焚行为不能成立放火罪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违反海关法规,将大量黄金运输进境,不予申报,逃避关税。甲的行为成立走私贵重金属罪。 乙生产、销售劣药,没有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但销售金额超过了5万元。乙的行为成立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 丙在自己的35名同学中高息揽储,吸收存款100万元,然后以更高的利息贷给他人。丙向其同学还本付息后,违法所得达到数额较大标准。丙的行为成立非法经营罪与高利转贷罪的想象竞合犯。 丁携带1000克黑火药放置在某大型商场内,并扬言要实施爆炸,被公安机关抓获。丁的行为构成爆炸罪(未遂)与非法携带危险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罪,应实行数罪并罚。 2004年3月8日,公安民警董洁与联防队员席荣在巡逻时当场抓获正在盗窃“桑塔纳”轿车的张强,便将张强带回附近的治安办公室讯问,张强交代曾先后盗窃摩托车、彩电等财物的犯罪事实,董洁、席荣二人在张强家中无人的情况下进行搜查,将张强存放家中的摩托车、彩电等赃物扣押。后董洁将摩托车作为交通工具使用。 甲雇凶手乙杀丙,言明不要造成其他后果。乙几次杀丙均未成功,后来采取爆炸方法,对丙的住宅(周围没有其他人和物)进行爆炸,结果将丙的妻子丁炸死,但丙安然无恙。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与乙构成共同犯罪。 甲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 乙对丙成立故意杀人罪(未遂),对丁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乙对丙成立爆炸罪,对丁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 夏某是我国新华社高级编辑,香港明报记者董某请求夏某为其搞一份有关对台政策的机密文件。按规定该文件只下发到社长一级,且只有社长那里有一份。夏某到社长办公室时发现该文件就放在桌上,乘社长不注意将文件拿出复制一份,然后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董某。董某给夏某感谢费2万港元。夏某的行为()。 构成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和为境外窃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构成为境外窃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和受贿罪,应当实行数罪并罚。 构成为境外窃取、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 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 某甲是某厂车间电器设备维修工。某日在其值班期间发现电气设备受损,有引起火灾的危险,但由于对车间主任扣发自己工资不满,故意不予维修,结果引起火灾,造成严重损失。某甲的行为构成()。 放火罪。 重大责任事故罪。 玩忽职守罪。 失火罪。 下列关于放火罪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