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简明中国教育史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单选题
1. “五指活动” 是陈鹤琴对其“活教育”课程组织形式的形象表述,它体现了儿童生活的( )。
A. 差别性
B. 整体性
C. 实践性
D. 创造性
【答案】B
【解析】课程结构应该具有整体性,应促进学前儿童整体的有机发展。为此,陈鹤琴以人的五个连为一体的手指作比喻,创造性地提出丁课程结构的“五指活动”理论。“活教育”的课程打破惯常按学科组织的体系,采取活动中心和活动单元的形式。
2. 蔡元培对大学精神的解释是( )。
A. “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B.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C. “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D. “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纲无羁绊之学府也”
【答案】C
【解析】“大学者,非谓有大楼指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出自著名教育家、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大学》,是儒家对大学的教育目的和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政罗教纲无羁绊之学府也”,出自《复旦校歌》。大学是创造和保存人类文明的场所,是培养全面客观地了解和研究世界智者的地方。蔡元培指出:“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但它不是研究某一家某一派的学问,更不是研究被某些人指定的学问。这是蔡元培对大学精神的解释。
3. 在操作技能的学习过程中,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差,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现象的阶段是( )。
A. 操作定向
B. 操作模仿
C. 操作整合
D. 操作熟练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对操作技能形成过程及其特点的考查。根据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理论,主要依靠视觉控制,各个动作要素之间的协调性差,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现象,是操作模仿阶段的主要动作特点。操作定向阶段只是建立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还没有真正进行动作操作; 操作整合阶段,个体的操作主要依赖于动觉控制,动作的整体也趋于协调和连贯; 操作熟练阶段,个体的动作控制几乎不需视觉的专门控制,动作要素之间高度协调一致。
4. 提出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是哪个学派? ( )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答案】C
5. 明朝官学体制中,属于小学性质的是( )
A. 府学
B. 社学
C. 宗学
D. 州学
【答案】B
6. 原始社会的教育,以氏族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关于该时期教育的特点,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B. 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容多种方面
C. 教育的手段局限于言传身教
D. 男女教育还没有区别
【答案】D
7. 下列思想家中,不属于早期启蒙思想家的是( )
A. 黄宗羲
B. 顾炎武
C. 王阳明
D. 颜元
【答案】B
8. “人有知学,则有力矣。”这句话强调知识作用的话出自( )。
A. 荀况
B. 王充
C. 王安石
D. 颜元
【答案】B
【解析】人有知学,则有力矣”,意思是说,人有了知识,就有了力量。出自东汉哲学家王充在其无神论著作《论衡》。
9. 下列传统蒙学教材中,重在培养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是( )
A. 《蒙求》
B. 《名物蒙求》
C. 《童蒙须知》
D. 《二字经》
【答案】C
10.某校有2500名学生,现要抽取100名进行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调查者将学生总体按姓氏笔画排列,把总体划分为K=2500+100=25个相等间隔,如随机抽取第1名为第10序列,那么依次抽取第35、60、85、110……直至抽够100名学生为止。这种抽样方法是(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系统随机抽样
C. 分层随机抽样
D. 整群随机抽样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不同抽样方法的特点的理解与掌握情况。简单随机抽样是以随机原则为依据的最基本的抽样方法,常用的有抽签法和随机数目表抽样法两种; 系统随机抽样是指按一定的间隔顺序,在总体中抽取样本。方法是先将总体中的每一个单元按一定标准排列并编号,然后确定抽样间隔,即用总体的个数除以样本个数,最后采用抽签法或随机数目表选择一个抽样的起点,按照抽样间隔依次往下选取样本i 分层随机取样是指按某些特征,先将总体分成若干层次或类别(即子总体),然后根据事先确定的样本大小及其各层在总体中所占的比例,从每个子总体中独立地抽取子样本的方法; 整群随机抽样是指将总体划分成许多组或层,按照随机原则在组或层(整群)中抽样,抽取的整群全体成员均为样本。这道题算是很中规中矩的。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
11.对于西政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西方各类科学技术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