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4岁。近1年来经常觉乏力、消瘦,近半年来低热,时有关节酸痛。3个月前曾出现左侧肢体瘫痪,诊断为脑栓塞,经治疗以后恢复,2天前因发生一次晕厥而来院就诊。体检:贫血貌,体温37.8℃。心率80次/min,律齐,心尖部S1亢进,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Ⅱ级,坐位时杂音增强达Ⅳ级。P2亢进。心电图示左心房扩大,室性早搏。化验检查:血沉增快,抗“O”及粘蛋白正常。最合理的治疗应是() A.强心利尿扩和血管药物治疗。 B.手术治疗。 C.大量抗生素治疗。 D.抗风湿治疗。 E.干扰素治疗。
开窍药内服宜() 另煎。 冲服。 烊化。 包煎。 丸、散剂。
关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镜下改变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病变区腺上皮萎缩,腺体缩小。 在幽门窦病变区,幽门腺萎缩甚至消失。 病变区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 病变仅限于黏膜浅层。 在胃底或胃体部病变,壁细胞减少或消失。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1岁。发作性头痛伴头晕半年。既往体健。体检:一般可,神清,双眼视力1.2,眼底正常,双瞳孔等大等圆(3mm),光反射灵敏,双眼上视受限。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Romberg征(+),病理征(-)。入院诊断主要考虑哪些疾病?提示:门诊CT示三脑室后部类圆形占位病变,脑室系统无扩大。() A.松果体细胞瘤。 生殖细胞瘤。 脊索瘤。 颅咽管瘤。 胶质瘤。 畸胎瘤。
关于DNA分子,说法错误的是() DNA是具有遗传特性的物质。 碱基G与C通过2对氢键配对。 维持DNA二级结构的力主要是氢键和碱基堆积力。 DNA中G+C含量高的区段较A+T含量高的区段稳定。 DNA是极性分子。
急性肾衰多尿期的多尿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