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淮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中国法制史、经济法之经济法(同等学力加试)复试笔试仿真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信托
【答案】信托是指当事人一方即委托人将财产转移或者设定于他方即受托人(或称信托人); 受托人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法律行为,即为第三人即受益人管理或处分信托财产; 受托人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信托是一种理财方式,是一种特殊的财产管理制度和法律行为,同时又是一种金融制度。信托与银行、保险、证券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体系。
2. 经济法的制定与经济立法
【答案】(1)经济法的制定是指狭义的经济立法,即作为部门法的经济法的创制活动,与民事立法、行政立法、刑事立法等相并列。具体是指,在经济法范畴之内有权机关起草、审议、通过或否决、批准、颁行、修改、废止各种规范性文件的活动,也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就有关经济法的适用作出司法解释或提出指导意见的活动。
(2)经济立法一般是从广义上进行理解的,只要是对经济活动进行调整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均为广义的经济立法。“经济立法”也被用来专指狭义上的“经济法的制定”。
3. 知情权
【答案】知情权,是指消费者享有的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唯有如此,才能保障消费者在与经营者签约时做到知己知彼,并表达其真实的意思。
4. 价内税、价外税
【答案】依据税收与价格的关系,税收可分为价内税和价外税。在征税对象的价格中包含税款的为价内税,如我国现行的消费税; 税款独立于征税对象的价格之外的税,为价外税,如我国现行的增值税。这种分类有助于认识税负转嫁和重复征税等问题。
5. 节约能源法
【答案】节约能源法,是指调整人们在利用能源以及从事相关活动中,为实现节约能源所发生的各种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调整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节能管理关系。②其他经济关系。
6. 商业银行法
【答案】商业银行法是调整商业银行组织关系和经营业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系统。1995年5月10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是商业银行的基本法。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决定》,对该法作f 修改。《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了商业银行的设立条件、组织机构、对存款人的保护、贷款和其他业务的基本规则、财务会计、监督管理、接管与终止等内容,为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律保证。
7. 货币政策
【答案】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被政府或中央银行用以达到特定或维持政策目标,比如,抑制通胀、实现完全就业或经济增长,直接地或间接地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和设置银行最低准备金(最低储备金)。
货币政策是国家为实现经济发展任务而制定的有关金融的方针、政策及措施的总称,是所有主权国家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中国人民银行法》第3条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8. 正当竞争
【答案】正当竟争是指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的两个以上经营者,为争取受益最大化,以其他利害关系人为对手,采用能够争取交易机会的商业策略去争取市场的行为。正当竞争具有优化资源配置、推动技术革新、调节社会分配的功能。
二、简答题
9. 什么是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其意义何在?
【答案】(1)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的概念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的组织和职能独立于政府,履行职能不受政府非法干预的特征。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主要在于政府事实上尊重其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决策时不受其他政策、政府及其财政部门等和个别领导人的干扰乃至控制。
(2)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的意义
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前提。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币值稳定对央行来说居于首要位置,币值稳定目标在短期内与经济增长、就业和其他社会政策、国际收支等目标往往是矛盾、冲突的,执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需要对政府和其他各种利益主体保持中立立场和独立性,方能有效地去追求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其决策和行为不能受政府任意左右。
10.财产税法有哪些主要内容?
【答案】(1)财产税法的概念
财产税法,是指调整以纳税人的某些特定财产的数量或价值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关系的法。财产税也属于直接税范畴,但‘已不是对纳税人的财产普遍征收,税法限定其客体范围,以弥补流转税和所得税只能对投人生产经营的财产进行调节之不足。
(2)财产税法的内容
①房产税法a. 房产税,是指以纳税义务人拥有的房产的价值或收益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b. 房产税的征收范围限于城市、县城、建制镇和工矿区,纳税义务人是此税开征地区的房屋产权所有人。
c. 房产税的税率,依照房产余值计算缴纳的为1.2%,依照房产租金收入计算缴纳的为12% d. 房产税在房屋所在地缴纳,按年计征,分期缴纳。
②契税法
a. 契税,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转移土地、房屋权属,以其价值或交换差价为征税对象,对承受该权属的单位和个人所征收的一种税;
b. 《契税暂行条例》规定,契税税率为3%-5%,由省级人民政府在此幅度内按照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c. 契税的计税依据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为成交价格; 土地使用权赠与、房屋赠与,由征收机关参照土地使用权出售、房屋买卖的市场价格核定; 土地使用权交换、房屋交换,为所交换的土地使用权、房屋的价格的差额;
d. 契税的应纳税额=计税依据X 税率;
e. 契税由土地、房屋所在地的财政机关或者地方税务机关征收,具体征收机关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纳税人应当自纳税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向契税征收机关办理纳税申报,并在核定的期限内缴纳税款。
③车船税法
a. 车船税,是指以纳税义务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拥有或者管理的车船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b. 车船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境内拥有或者管理车船的人。车船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未缴纳车船税的,使用人应当缴纳车船税;
c. 车船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车船管理部门核发的车船登记证书或者行驶证书所记载日期的当月。
11.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规定的银行业监督管理措施的主要内容。
【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简称《银行业监管法》)于2003年12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2004年2月1日起实施。《银行业监管法》是我国颁布的第一部关于银行业监督管理的专门法律。它的颁布是中国银行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适应了我国银行监管体制改革的需要,使我国金融法制建设进一步发展与深化,对于加强银行业的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