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蚌埠医学院急诊医学306西医综合之生物化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螺旋。 【答案】螺旋是蛋白质中最常见的一种二级结构,肽链主链骨架围绕中心轴盘绕成螺旋状。
在螺旋结构中,每3.6个氨基酸残基螺旋上升一圈,每圈的高度为0.54nm 。每个氨基酸残基沿轴上升0.15nm ,沿轴旋转100°。在同一肽链内相邻的螺圈之间形成氢键,氢键的取向几乎与中心轴平行,氢键是由第n 个氨基酸残基的CO 基的氧与第
的。螺旋的稳定性靠氢键来维持。
2. 最适pH 。
【答案】酶的最适pH 是指酶促反应过程中,当
促反应速度减慢。
3. 酶的辅助因子。
【答案】酶的辅助因子构成全酶的一个组分,主要包括金属离子及水分子有机化合物,主要作用是在酶促反应中运输转移电子、原子或某些功能基的作用。
4. 编码链(coding strand)。
【答案】编码链是指与模板链互补的那一条DNA 链,对于某一特定基因而言,DNA 分子中作为转录模板的那一条链称为模板链。编码链的碱基顺序与转录产物mRNA 的碱基顺序相对应(只是DNA 中的T 在RNA 中被U 取代)。
5. 内含肽(inteinh
【答案】内含肽是指在蛋白质拼接过程中被切除的肽段。
6. 酸中毒。
【答案】人体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如:饥饿或糖代谢障碍),三羧酸循环不能正常进行,机体所需的能量只能由脂肪酸分解来供给,这样就产生了大量的酮体,当酸性的酮体进入血液后,就引起了血液的pH 过分下降,从而造成酸中毒。
7. transaminase 。
【答案】transaminase (转氨酶)是指催化氨基酸与酮酸之间氨基转移的一类酶。转氨酶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组织和微生物中,心肌、脑、肝、肾等动物组织以及绿豆芽中含量较高。转
第 2 页,共 32 页 个氨基酸残基的NH 基的氢之间形成时的环境pH 值,高于和低于此值,酶
氨酶参与氨基酸的分解和合成。
8.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 【答案】
葡萄糖-1-磷酸和
在(尿苷二磷酸葡萄糖)是指糖原生物合成葡萄糖基供体的活性形式,由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催化生成。
二、问答题
9. 活细胞都有合成腺苷酸和鸟苷酸的能力,但正常情况下为何不会造成这些核苷酸的积累?
【答案】在正常情况下,嘌呤核苷酸的从头合成受气两个终产物腺苷酸和鸟苷酸的反馈控制。主要控制点有三个。第一个控制点在合成途径的第一步反应,即氨基被转移到5-磷酸核糖焦磷酸上以形成5-磷酸核糖胺。催化该反应的酶是一种变构酶,它可被终产物无论是
或是
的过量积累均会导致由
的形成。反之,制点分别位于次黄苷酸后分支途径的第一步反应,这就使得形成,而不影响和所抑制。因此,
开始的合成途径第一步反应的抑制。另两个控过量的变构效应仅抑制其自身的的生物合成。的积累抑制其自身的形成,而不影响
所以活细胞虽然都有合成腺苷酸和鸟苷酸的能力,却不会造成这种核苷酸的积累。
10.乳酸和乙醇发酵都是氧化-还原反应,试分析其最终的电子供体和受体。
【答案】乳酸和乙醇发酵反应的电子供体都是甘油醛-3-磷酸,但前者的电子受体是丙酮酸,后者则是丙酮酸脱羧后生成的乙醛。
11.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与真核生物基因结构有何异同?
【答案】相同点:都含有启动子、结构基因区、调控区和终止区。
不同点:(1)真核细胞的基因属单顺反子,原核细胞的基因属多顺反子;往往多个相关结构基因构成一个操纵子。
(2)真核细胞结构基因中含有插入序列(内含子),属断裂基因;原核细胞结构中无插入序列。
(3)原核细胞基因的转录调控区都很小,大多位于启动子上游不远处;真核细胞的转录调控区大得多,往往远离启动子。
(4)真核细胞基因受顺式作用元件如增强子和反式作用因子的多重调控;原核细胞基因受操纵子调节基因的调控。
(5)原核细胞基因还存在基因重叠现象。
12.虽然都是经由1, 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葡聚糖、而且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但纤维素不溶于水而糖原却易溶于热水,为什么?
【答案】因为两者的分子构象不同。在纤维素中,
各葡萄糖残基之间是通过糖苷键连接的,相邻残基均相对旋转180°,为伸展构象,这有利于分子间的氢键全面缔合,即各残基
第 3 页,共 32 页
的参与形成链间氢键,使相邻各聚合糖链交结成具有很高机械强度的微纤维,结果产生不溶
和糖
糖苷键会使相邻残基呈现一定的角度],
各残基的于水和具有相应抗侧向膨压的结构;反之,
糖原中的葡萄糖残基形成的是苷键,结构上高度分支且构象弯曲[因为
暴露于水而与之高度亲和,因此易溶于热水。
13.虽然蛋白质水解是放能的,但是由蛋白酶体降解蛋白质需要消耗ATP 。请解释。
【答案】依赖蛋白酶体的蛋白质水解需要A TP 激活遍在蛋白(它是一种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中的、高度保守的蛋白质,是由76个残基组成的单体蛋白)。遍在蛋白的激活是它与靶蛋白连接的第一步反应,当靶蛋白进入蛋白酶体时使其去折叠。
14.什么是生物膜?生物膜的主要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以及生物学功能是什么?
【答案】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而生物膜结构是细胞结构的基本形式。生物膜包括细胞的外周膜和细胞内各个细胞器的膜结构组成的内膜系统。
生物膜主要由蛋白质(包括酶)、脂质(主要是磷脂)和糖类组成,还有水、金属离子等。生物膜通常呈脂双层结构,膜蛋白镶嵌、覆盖或贯穿其中;糖基附着在表面,大多与膜蛋白结合,少量与膜脂结合。生物膜中分子之间主要作用力是静电力、疏水作用和范德华力。
生物膜结构的主要特征有:生物膜的主要组分在膜两侧的分布不均匀;生物膜具有流动性,既包括膜脂,也包括膜蛋白的运动状态。
生物膜主要的生物学功能有:能量转换;物质运输;信号识别与传递;神经传导和代谢调控等。
15.计算lmol 的九碳饱和一元羧酸在有氧条件下完全氧化可产生多少摩尔
否则不得分)
【答案】九碳饱和一元竣酸完全氧化时需经过活化为软脂酰化后剩下1分子丙酰丙酰
在的催化下生成琥珀酰
链完成完全氧化过程,产
生
和产
生
16.合成氨基酸的氮源和碳架可以从哪里获得? 消耗然后经过3次氧个
或然后进入三竣酸循环和呼吸(给出计算依据,的数
为
【答案】合成氨基酸的氮可通过生物固氮、大气固氮、工业固氮转变为氨或硝酸盐,进入土壤,被植物吸收后用于氨基酸的合成。合成氨基酸的碳架直接或间接来自糖代谢、光合碳循环等过程中产生的酮酸及其他有机酸,如or 酮戊二酸、革酰乙酸、丙酮酸等。
三、论述题
17.糖代谢与氨基酸代谢怎样相互沟通?
【答案】糖酵解产生丙酮酸,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如
草酰乙酸等为氨基酸合成的碳骨架。酮戊二酸、琥珀酰延胡索酸、中间产物酮戊二酸和草酰乙酸分别参与,可合成10种
第 4 页,共 32 页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