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长江大学成人教育学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普通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陈霖的拓扑实验

【答案】陈霖的拓扑实验中,采用了三组不同的图形,其中圆和正方形、三角形在形状上看去很不一样,但它们都没有“洞”,因而是拓扑等价的; 圆和环由于一个有洞,一个没有洞,因而具有不同的拓扑性质。实验时要求被试注视两个图形中的注视点,并报告注视点两侧的图形是否一样。结果显示,被试对拓扑性质不同的图形,有较高的正确报告率,说明对拓扑性质的差异更敏感。陈霖的拓扑实验表明,在视觉加工的早期,人的视觉系统对刺激的整体性质(拓扑性质)更敏感。在整体加工后,才进行局部成分或特征的分析。

2. 格式塔

【答案】格式塔意为“完形”、“形状”,其含义在于强调意识经验的完整性或完形性,如知觉中实际呈现的形(形状、形体、形象、符号等)。格式塔初始于1910年韦特海默对似动现象实验的观察,认为对静止物体在一定条件下所产生的视知觉运动现象并非个别感受的综合,而是一种全新的现象,是一种无需再分析的知觉结构,即它本身具有整体性。

3.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答案】形象思维是指人们利用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表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艺术家、作家、导演、设计师等更多地运用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是人脑以概念、判断、推理形式对事物间接性和概括性的反映的思维。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部分。当人们面对着理论性质的任务,并要运用概念、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时,这种思维就是抽象思维,又称为逻辑思维。

4. 思维

【答案】思维是指人脑借助言语、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思维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两个基本特征。思维不同于感知觉,但又离不开感知觉活动提供的感性材料。

二、简答题

5. 言语机能联合区主要包括哪些中枢? 这些中枢受到损伤将会导致什么样的言语障碍?

【答案】(1)言语机能联合区定位于优势半球,位于大多数人的左半球,主要包括运动性言语中枢、听觉性言语中枢、视觉性言语中枢和书写性言语中枢。

(2)上述言语中枢在言语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受到损毁将造成语言功能异常。

①运动性言语中枢(布洛卡区)

位于额下回后部,靠近中央前回的下部。布洛卡区病变引起的失语症通常称为运动性失语症或表达性失语症。患有这种失语症的病人,阅读、理解和书写不受影响。他知道自己想说什么,但发音困难,说话缓慢而费力。

②听觉性言语中枢(威尔尼克区)

位于颖上回的后部。威尔尼克区损伤引起接收性失语症,这是一种语言失认症。病人说话时,语音与语法均正常,但不能分辨语音和理解语义,可以听到声音,但不能分辨构成语言的复杂声音模式,他们谈吐自由、语言流利,但话语没有意义。

③视觉性言语中枢

位于角回,角回受损导致失读症,即单词的视觉意象与听觉意象失去联系,从而引起阅读障碍。这种病人能说话,能理解口语,但不能理解书而语言;

④书写性言语中枢

位于额中回后部,这一中枢受到损伤将会导致患者其它运动机能正常,却不能写字绘画的失写症。

6. 根据感觉相互作用的现象,说明为什么重感冒患者往往会感到食而无味。

【答案】感觉是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对其他感觉器宫的感受性造成影响,仗其感受性提高或降低,这种现象称为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1)一般而言,在适当的条件下,不同感觉之间多少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常是:对此感觉的弱刺激会提高另一感觉的感受性,而强刺激会降低这种感受性。

(2)味道不完全取决于味觉,也受嗅觉的影响。味觉和嗅觉紧密联系在一起,并且相互作用。味觉受到食物气味的影响,当感冒时,人们不能感觉到食物的气味,就会食而无味。

7. 简述心理测验编制的基本过程。

【答案】编制心理测验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编制目的,明确测量对象,测量的心理功能是什么,以及测量的用途。

(2)编订测量计划:确定测量覆盖的内容范围,以及在每个内容点上的权重。

(3)编辑测量项目:收集测量资料,选择测量项目的形式,编写测量的项目。

(4)预测与项目分析:通过预测来估计项目的难度与区分度,以进一步筛选项目。

(5)合成测验:选择合适的项目,编排项目并编制复本。

(6)测量的标准化:包括实测内容、实测过程、测量评分和解释测量分数的标准化。

(7)鉴定测量:确定测量的信度系数和效度系数。

(8)编写测量使用说明书:说明书应包括测量目的,功能,理论依据,测量内容和方法,评分方法,信度,效度等内容。

8. 简述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答案】奥尔波特于1937年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质理论。其主要观点如下:

(1)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2)共同特质是指在同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多数人或群体所共有的特质。

(3)个人特质是指某个体所独有的特质,分为三个部分: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①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到一个人的各方面的行为。如多愁善感是林黛玉的首要特质,狡猾奸诈是曹操的首要特质。

②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的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如林黛玉的清高、率直、聪慧、孤僻、内向、抑郁、敏感等都属于她的中心特质。

③次要特质是个体的一些小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这些次要的特质除了亲近他的人外,其他人很少知道。如一个人在外而很粗鲁,而在自己的母亲面前很顺从,则“顺从”就是他的次要特质。

9. 简述韦纳的动机归因理论。

【答案】韦纳系统地提出了动机的归因理论,指出对成功和失败的因果归因是成就活动过程的中心要素。

韦纳把成就行为的归因划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同时把“稳定性”作为一个新的维度,把行为的原因分成稳定的原因和不稳定的原因。如能力、任务难度是稳定的; 而努力和运气是不稳定的。根据这几个维度,韦纳提出了两维归因模式(如下表)。

韦纳认为,人们往往把自己的成功与失败归结为上述四个原因中的一个或几个,归结为不同的原因会带来不同的心理变化,表现为对下一次成就结果的期待与情感的变化,进而影响以后的成就行为。

10.简述环境因素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环境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产前环境的影响

胎儿在出生之前生活在母体的环境中,这种环境对胎儿的生长发育以及出生后能力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现代科学的研究也证明,重视产前环境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2)早期经验的作用

从出生到青少年时期,是个人生长发育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据儿童身体发育的资料表明,人的神经系统在出生后的头四年内获得迅速发展,为能力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发展能力要重视早期环境的作用,这己为越来越多的事实所证明。由动物抚育大的孩子,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