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考研内部复习题3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传播超载

【答案】传播超载指的是传播同类信息过量,即传播超载,受众会感到重复、厌烦、疲劳,因为后继信息同首传信息内容上一样,己经失去了认知的意义,受众便视这些信息为“信息垃圾”,称这种重复传播的行为为“信息洪水”。

2. 新闻传播媒介

相关试题:传播媒介(华农2007年研)

【答案】新闻传播媒介是指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中介物,是新闻信息的物质载体。现代新闻传播媒介,包括报纸、新闻性杂志、广播、电视、通讯社及新闻电影等六部分。其中报刊、广播、电视覆盖面最广,受传者最多,影响力最大,是最重要的传播新闻信息的工具。没有媒介,社会交往和对信息的共享会中断。新闻传播媒介是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纽带和“生命链”。

3. 新闻通道

【答案】在传播学和信息论里,信息通道也是信道指信息经过加工后以信号方式传输所经过的道路。以此观察新闻传播过程,新闻传播通道即为新闻信息经过加工后以文字信号、图像信号、电子信号(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等方式,传输给受众终端所经过的道路。新闻传播的通道包括一切传播媒介的信息承载物,如报刊的版面,广播电视的播出节目,时间披段和频道等。

4. 选择性接触

【答案】选择性接触又称“选择性注意”,是指注意的指向有选择性地集中于某一特定的对象,而同时离开其他对象。受众在接触信息时,依据自己的需求和态度对新闻媒介、新闻信息的取舍,称为受众的选择性接触。

二、简答题

5. 简述调查新闻学起源以及它对中国的影响。

【答案】(1)调查新闻学的含义

调查新闻学是指以揭示试图被隐藏的真相为宗旨的新闻报道方式,是新闻工作者针对被掩盖或者被忽视的损害公众利益的行为以及社会问题,通过独立、系统、科学的调查而完成的报道方式。调查新闻学从如下的假设出发展开新闻采写活动:某些事实或真相对公众而言有重要价值与意义,而某些个人和组织试图隐瞒这些事实或真相,记者的工作就是揭示其中的事实或真相。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对峙状态时调查新闻学的突出特色。

调查新闻学是西方新闻学派之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诞生于美国。“水门事件”后,特别是《华盛顿邮报》两名记者伯恩斯坦和伍德。沃。德合著的《总统的全班人马》一书出版之后,在美国

第 1 页,共 5 页